人音版六年级上册 大中国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 大中国教案
欣赏大中国教案
歌曲分析   
歌曲《大中国》由高枫作词作曲是一首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的通俗歌曲。曲调吸收了我国民歌素材创作而成,富有时代气息。
《大中国》的音乐由引子+a+b+a′构成复三部曲式。
引子。引子为4/4、2/4拍,开始在f调上,由主和弦 、下属和弦构成的和声来呈述:
 这一曲调,造成一个明亮、柔和 的意境。然后转为降e调,以豪迈的气势唱出a段音乐主题的音调。
a段,第一部分。这段为单二部曲式,由一个主题乐段与一个变奏构成,结构为a(a+a′)。a 段主题乐段是一个四句体乐段,其音乐采用东北大秧歌的音调为主题发展而成,以齐唱形式呈示出来,表现出祖国大家庭中热烈、欢快、意气风发的扬景。a′段的第二乐段是a段的第一变奏。
b段,第二部分。这部分也是单二部曲式,结构为b(b+c)。第一乐段b中的音乐主题音调来自河北民歌,曲调流畅活跃,抒情开朗。第二乐段c是歌曲的高潮段落,唱出中华儿女对祖国的共同心声,在开始的强拍上就用了一个离调和弦(用3 5 7 3构成),使全曲的情绪达到高潮,第二句开始的强拍上用了主和弦,使语气更加肯定,b段在激情中结束。在4个小节的间奏之后是第三部分。
a′段,第三部分。这段音乐是a段主题的变化再现,与b段中的第二乐段c 的再现结合,其 结构为a′(a2+c)。第三部分中a的主题再现是a段主题的第二变奏,它将a段主题的时值放宽,情绪热烈活跃。紧接着,是第二部分b段中的第二乐段c的再现。

课题:  大中国
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2、 通过欣赏《大中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3、通过欣赏秧歌、表演秧歌、使学生更加热爱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
1、  通过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气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来表现秧歌的特点。
3、了解有关民族打击乐器的知识。
教学难点:
1、感受八分附点音符节奏的韵律特点,体会它在秧歌中的表现作用。
2、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 录音(mtv)等不同版本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教师播放《大中国》
2、简介高枫
作者简介
    高枫原名曾焰赤,他在武汉上小学期间就开始登台表演,但音乐那时只是他的兴趣爱好,并不是他的专业。高中毕业,他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的雕塑专业。在工艺美院学习时,高枫开始涉足文艺界,为电视剧《赵四小姐与张学良》、《龙年警官》等配唱了主题曲,并开始练习作曲。
  毕业后,高枫开始在北京闯荡,他放弃了学习多年的美术专业,开始从事音乐创作和演唱工作,平日依靠演唱维持生计。在内地第一个兄弟组合“楚奇楚童”的专辑里,高枫的作品占了近一半。与此同时,轰动一时的电视连续剧《戏说乾隆》、《皇城根》里也留下了高枫的声音。
  随后,高枫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歌曲的创作中,一首首精美的作品问世了,唱红了一位又一位歌坛新秀。其中包括黄格选的《春水流》、红霞的《让往事飞》、思浓思雨的《双双飞》、老狼的《美人》等,并以一曲《大中国》为歌迷所熟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随笔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教师播放《大中国》
2、简介高枫
三  演唱《大中国》
四、简单介绍秧歌
1、观看图片
2、教师示范
3、引导学生跳一跳
五、发散
播放:爱国通俗歌曲
《红旗飘飘》
六、小结 下课 师生问好
 
学生:初听
体会其情绪特点
 
 
观看图片
看教师示范
亲自跳一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教案   音乐   小学音乐   中国   乐段   曲式   变奏   秧歌   音调   上册   曲调   教师   主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