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一试》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条、什、么、找、让、动等字。掌握多音字觉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就是要你们动手试一试呀的含义,学习伊伦娜勇于动手实践的精神。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理解我就是要你们动手试一试的含义。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谜面。

  3、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1、启发:如果老师往装满水的金鱼缸里放一条金鱼,水回溢出来吗?

  2、教师设置悬念: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家吗?可是就是怎样一个科学家,却告诉一群小朋友:把一条金鱼放进装满水的缸里,水不会溢出来。这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试一试》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对照生字表圈画出生字。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句词语,认读本课的生字。

  3、反馈学生认字的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

  (2)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3)反馈识字方法。

  (4)读词语,在读词语中积累词语,巩固生字的学习情况。

  4、朗读课文

  (1)小组自由读,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分角色读课文。

  三、读文理解

  1、学生带问题再读课文:这位科学家不仅说把一条金鱼放进装满水的缸里,水不会溢出来,还要问小朋友们为什么?同学们是怎样回答的呢?

  2、指名反馈。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其它同学的话。

  4、对于同学们的回答,伊伦娜的表现怎样?

  5、指导朗读妈妈的'话。

  6、伊伦娜按妈妈的话做了结果怎样?

  7、讨论:妈妈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伊伦娜,而让她自己去试一试?

  科学家明知道答案是会溢出水来,却为什么说不会?

  8、集体反馈,教师小结。

  四、再读,巩固理解,加深印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条、什、么、找、让、动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总结全文。学习伊伦娜勇于动手实践的精神。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词卡。

  2、开火车读,加深记忆。

  3、全班齐读生字卡片。

  4、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讨论理解

  1、指名反馈:科学家给小朋友做实验后,问了什么问题?

  2、那么其他同学是怎么说的?而伊伦娜又是怎么做的?

  3、伊伦娜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3、出示科学家说的话:我就是要让你们动手去试一试呀。大家一起读一读。

  4、讨论交流:你是怎么理解我就是要让你们动手去试一试呀这句话的。

  6、集体反馈

  7、各抒己见:从这句话中你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8、教师小结:鼓励学生要勇于实践,敢于动手试一试。

  三、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在小组里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交流。

  2、集体反馈。

  3、教师强调书写的注意点和要点。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5、作业展示,集体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设计   生字   课文   课时   流利   词语   科学家   反馈   集体   课程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