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一年级看一看的数学教学设计

  篇一:一年级下册《看一看(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是小红生日,妈妈带她到公园照相,她可高兴了,可是她看到照片后却不高兴了。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这些照片为什么没有照到小红的脸呢?)

  你能帮她解答吗?

  说得真不错!因为人或物体都有各个不同的面,要拍到或者观察某一面,就要找好位置才行。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观察物体。(出示课题)

  二、观察事物,探究新知。

  1.本位观察。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客人(出示存钱罐),请大家按自己现在的位置来观察,说说你在什么位置看,看到了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请和你的前后左

  右同学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存钱罐的哪一面?这是它的什么面?你在它的什么位置观察?

  谁跟他一样的?请站起来。为什么观察到的面是一样的呢?

  2.换位观察。

  下面,请同桌之间各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观察存钱罐,看看你们看到的与刚才看到的一样吗?同桌间说一说。

  对!我们要仔细观察物体,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看到物体的面也不一样。

  下面我们试一试,四个人一组来观察桌子上的小玩具。

  请你们四个人先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然后再换不同方向观察,最后再找一名代表来说一说你们的观察结果。

  三、深入了解,加深印象。

  刚才我们观察了玩具,下面看看书本中的淘气和笑笑在观察什么?

  出示“练一练”第1题图。下面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为什么?

  小组内说一说,然后集体订正。

  四、多种练习,巩固知识。

  1.比比谁的.反应快。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洋娃娃的不同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是哪一面,然后快速说出来。

  2.课件出示校园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

  五.课堂小结

  回忆下,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些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篇二:一年级数学下册 看一看(一)教案 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从前面、后面和侧面观察物体,能根据平面图判断观察物体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物,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才能了解物体的全貌,丰富和积累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让学生根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

  课件、储蓄罐、玩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为大家讲一个故事,大家愿意听吗?(盲人摸象)

  (1)、提问:这几个盲人摸到大象之后,他们对大象的描述为什么不一样呢?

  (2)、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看一看》。

  二、探究新知:

  1、师: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件物品(出示储蓄罐),勤俭节约的孩子都喜欢把零花钱存在储蓄罐里,从小养成节约用钱的好习惯。

  2、储蓄罐背对着学生出示:你知道这个储蓄罐是什么样的吗?它的正面是什么颜色的吗?指名生回答

  3、今天我们就先来观察这个储蓄罐。哪些学生愿意来前面观察?

  (1)、教师给学生指定位置,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在储蓄罐的什么位置,看到什么?

  (2)、2学生调换位置,再次观察,并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情况与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现在我们大家和这两位学生一起观察好不好?我们看一看,然后说说从你的位置观察到的储蓄罐是什么样的??(储蓄罐放在座位的中间)

  学生集体交流,汇报结果。

  4、师出示主题图

  (1)、小霞坐在储蓄罐的什么面?

  (2)、哪一幅图是小霞看到的?说理由。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不能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观察一个物体?

  5、观察玩具(4人一组)

  (1)、每个小组中间放一个玩具,每个同学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观察,然后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汇报。

  (2)、猜一猜,你对面的同学看到的玩具形状跟你一样吗?你想不想知道他们看到的是什么?

  (3)、换位观察:

  请同学移动位置,然后继续观察桌面上的玩具,说说这次你看到了什么?现在看到的和你刚才看到的一样吗?如果继续移动,你看到的玩具形状和现在一样吗?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三、巩固练习:

  1、 第1题。学生自主观察,得出结论。

  2、 第2题。小猴子、小松鼠看大象。哪一幅图是小猴子看到的,哪一幅图是小松鼠看到的?生根据实际观察回答。

  3、 第3题。指名学生回答,全班交流。

  4、 第4题。

  师:黑猫警长正在安全岛上练习指挥呢,请你当裁判,说说哪幅图分别是小动物们看到的?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过得开心吗?你们学会了什么?

  篇三:北师版小学一年级下《看一看(一)》教案

  一、 课前口算

  师:同学们,开学以来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组口算训练。比一比看谁算得准确,谁听得认真。

  出示口算卡片

  二、 新课导入

  师:刚刚同学们表现得都很棒!老师奖励大家一个小故事。

  一天,有两只小蚂蚁在争论牛的样子,一只爬在牛蹄子上的蚂蚁说:牛是圆的,有碗那么大。一只爬在牛角上的蚂蚁说:不对,牛是弯的,长短和黄瓜差不多。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是怎么想的?

  生1:它们说的都不对。

  生2:

  师:对,这两只小蚂蚁都只看到了牛的一部分,所以说不出牛的全貌。

  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看一看

  三、 观察实践

  1、 出示小兔存钱罐。

  (老师把小兔正面朝前摆放在讲台上。)

  师:现在大家都坐在小兔的不同方向看,你们告诉我分别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小兔子的一只耳朵,一只脚~

  生2:我看到了小兔子的整张脸,有两只眼睛~

  生3:我看到了小兔子的一只耳朵,一只手~

  ……..

  师:大家观察得都很认真,现在咱们换个方向看,结果会一样吗?

  2、 师转动小兔子,让小兔背面朝前,让学生观察。

  师:这次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呢?

  生1:我看到了小兔子的背后

  生2:我也看到了小兔子的背后,还有投钱的小孔。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每个人坐在不同的方向观察了小兔,我们发现从正面,侧面,后面所观察到的小兔子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要想看清楚小兔子,一定要认真观察,从多个方面去观察。只看一个面是不能看清楚小兔的。

  3、 师: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熟悉的物体,你仔细观察过吗?现在每个小组

  把你们准备的玩具摆到桌子上。

  生拿玩具。

  师:在观察之前,老师想问一问,你们一会儿打算怎样去观察呢?

  师板书——观察

  适时板书:正面、侧面、后面

  生1:先观察它的正面,再观察它的侧面和后面。

  生2:不但要观察它的左侧面,还要观察它的右侧面。

  师:现在咱们就按照你们说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全面地观察你们带来的礼物,

  你们想去观察哪个面,就去观察哪个面。

  学生分组看一看,说一说,教师巡视。

  师:现在请各小组来汇报

  一下,你们组是怎么样观察的,结果如何。(4~5组汇报)

  生1:(汽车小组)我从正面看时,可以看到车头,只能看到前面车轮的办个轮子;当我从后面看时,看到的是车尾和后面的两个车轮的半个轮子;从左侧面看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车身,还有左侧面的两个车轮整个都能看见;从右侧面看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车身,还有右侧面的两个车轮整个都能看见;

  生2:(娃娃组)

  师:刚才大家观察了这么多,有什么发现吗?(多个学生说一说)

  生: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课件出示: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师:一定是这样吗?

  生:不一定,就像我们从左侧面看的时候可以看到整个车身和两个完整的车轮,从右侧看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看到整个车身和两个完整的车轮,看见的是一样的。 (课件出示: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4、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拍了几张有趣的照片,你们想看吗?条件是必须说出

  老师是站在哪个位置拍摄的,同意吗?

  课件出示:

  ⑴小兔子的正面、侧面、后面的照片。

  ⑵电视机的正面、侧面、后面的照片。

  ⑶的正面、侧面、后面的照片。

  学生一一判断。

  师:你们相当摄影师吗?

  生:想。

  师:但是,现在老师没有照相机给你们,用你们的手当相机,拍一拍你身边的东西和人,然后把你拍到的说出来,让其他人猜一猜你是站在哪个方向拍的。 生汇报

  四、 巩固练习

  书,19页1题、2题

  五、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老师最后再送给大家一个故事《盲人摸象》,所以我们要全面了解一个物体,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设计   同方   车轮   物体   侧面   形状   方向   玩具   位置   老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