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学案)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学习导航

1.学习目标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线粒体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举例说明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异同,解释有氧呼吸是生物体获得能量的主要代谢途径,认同生命过程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观点。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2.学习建议

(1)本节内容首先要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探究,学会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检测和分析对照实验的结果,认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物;推而广之,总结出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和意义。

(2)运用比较法,梳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各阶段发生的场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例如,有氧呼吸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是哪个阶段?释放能量的是哪个阶段?释放能量最多的是哪个阶段?哪个阶段产生[h]?有水参与、有水生成的分别是哪个阶段? co2在哪个阶段产生? o2 在哪个阶段参与细胞呼吸?有机物分解放出的能量的去向如何?

用表格的形式,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进行比较,对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的燃烧过程和在生物体内的氧化分解具有的不同的特点进行比较。

有比较才有鉴别,这样,通过各种“信号”的刺激可使自己对细胞呼吸的第一次感知深刻而鲜明,才能将有关内容准确地同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区

 条件

  

  

 有机物分解程度

  

  

 反应场所

  

  

 释放能量多少

  

 联

 过程

  

  

 实质

  

  

 意义

  

  

 

 葡萄糖在体外燃烧

 葡萄糖在细胞内燃烧

 相同之处




 反应条件、是否可控

 能量转化

 产物种类

(3)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中的事实,分析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除了分析教科书中的相关图文资料,还要特别注意联系有争论价值的事例,在讨论争辩中提升对细胞呼吸的认识。例如,蛔虫能否在体外有氧环境中培养?用酵母菌酿制果酒时为何总先来“水”后来“酒”?在储存水果、蔬菜、种子时要从哪些方面考虑?一定要在绝对无氧环境中才能延长储存时间吗?种子堆放时为什么会发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教案   生物   高中生物   高一生物   细胞   酵母菌   呼吸   线粒体   有机物   体外   能量   条件   阶段   来源   过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