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农家乐》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教学重点:歌曲演唱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敚數谝豢问保撼《苹果丰收》,听《快乐的农夫》。

  敚數诙课时:唱《赶圩归来啊哩哩》;创作活动:选择合适的小节填空。

  敚數谌课时:听《丰收锣鼓》;命题创作活动。

  第一课时

  一、聆听《快乐的农夫》

  1.初听全曲。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

  3.学唱主题4小节。

  4.为这主题4小节伴奏

  (1)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教师弹主题)。

  (2)一半学生唱主题,一半学生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换一次)。

  5.复听全曲。

  敚斎班为钢琴独奏曲伴奏。

  敚敶蟛糠滞学拍手(高声部)、拍腿(低声部),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皮革类——低声部,木质类——高声部)。

  6.小结:简介乐曲背景,也可作为农家一乐(虽然作品与农夫无关)。

  二、表演《苹果丰收》

  1. 教师范唱,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

  2. 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2小节。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

  3. 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同样是竞赛,跟不上速度唱错为败者。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的积极性。

  歌谱与歌词都可分两部进行学习,学好第一部分(乐段)再学第二部分(速度先慢逐步加快)。4.第二乐段的学习:分高低声部进行,把全班分为二部分,各承担一个声部。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曲调;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同样先慢速度学唱)

  5.合成时,由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接二声部合唱,因第一乐段的最后一个音“do”就是低声部开始的音高,这样帮助低声部能找到自己的音高位置。

  6.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7.配上伴奏。

  8.请几个学生伴舞(朝鲜舞基本动作)。

  9. 完整地表演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这首歌表现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因此,速度较快,尤其是第一乐段,一字一音,表演有一定难度。所以必需唱得非常流畅,才能表达这种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设计   乐段   乐句   音高   声部   小节   上册   课时   农夫   农家乐   速度   苹果   教师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