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

教学目标:1、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2、说明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3、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收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的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教学重点、难点:1、描述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相关现象。2、从生物圈水循环的高度认识大量根毛吸水的意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展示实验):展示实验:茎吸收染色液体后其叶片发生红色,而茎并不见红色。引起学生兴趣。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途径通过实验中染色液体的流动过程及以往的知识基础,讨论1、尝试说出植物体吸收水分的途径?2、除了水,还有其他物质也是由这条通道进入植物体内吗?为什么?3、根有哪些特点适于吸水?1、根—茎---叶---花2、无机盐,无机盐只有溶解于水中才能被吸收3、根的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大大提高了根的吸水面积。茎的结构茎对水分的运输植物体中起吸收作用的茎的结构如何?通过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来探究茎对水分的运输。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方案根据书本的茎的介绍,总结出茎中结构为:1、导管(特点)2、筛管3、形成层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讨论和完善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简单介绍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扦插技术…树怕伤皮,不怕空心的道理植物体吸收水分后在生物圈的循环那么,植物体吸收水分后,还能在生物圈中循环吗?(播放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例子)。小结:1、根适于吸收水分的结构特点?2、根部的水如何向上运输? 3、茎的结构1、 根的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增加根吸收水的表面积。2、 根(根毛) 茎 叶3、 导管、筛管、形成层练习:1.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  a.根        b.茎        c.叶      d.花  2.判断题  ①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  ②植物茎中的筛管也具有输导水分的作用。(   )  ③茎中形成层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可使茎不断长粗。(    )  ④一般说,植物的地上部分的扩展范围大于它的地下部分的扩展范围。(    )  ⑤植物灌溉量的多少应该根据植物的不同种类和不同的生长期来决定。(    )教学反思:用一棵染色的花而导入新课中,使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到课堂上,这节课我把重心放在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茎的哪些部分用于运输水分这方面,因为发觉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还不够掌握,而这个课题难度也适中,如果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讨论和制定计划中去,相信很多学生也能想出很好的方案。但是在个别班却有些学生并不能真正进入到讨论中去,而在1,2,4,9,10这四个班中,小组讨论得比较成功的是1班和4班,想出来的方案多,而且都较具有实践能力的,而像9班,我已经把实验要求讲解了两次,还是比较少同学讨论得出方案,我想如果再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可以指定几个学生充当小组长,记录员,这些学生起主导作用,这样课堂纪律较易控制,而且学生也会进入角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教案   生物   初中生物   七年级生物   植物体   水分   形成层   途径   根毛   水循环   吸水   植物   结构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