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有关“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探究

——怀远县包集中学    刘娟《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内容主旨是让青少年学生懂得什么样的饮食才能算合理,掌握使用安全食品的方法,能把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些基础上,本节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关力求将人的营养问题始终与周围环境相联系,认识到人与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为了在教学中能较好体现出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收集资料要做到未雨绸缪1、作为教师要收集有相当价值的信息资料。如《营养知识常见误区》—摘自《教师报》、《三只癞蛤蟆吃死四个人》—”摘自《家庭医生》等。2、资料的收集来源于日常生活,需用时便可顺手拈来,选用的资料要有说服力,即交给学生—定的合理营养知识,也为学生敲响食品安全的警钟。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还要有好的收集、保存资料的习惯。3、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由于学生生活环境及条件的制约,许多学生无处收集书面信息,可鼓励他们去收集广播、电视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另外还可指导学生亲自从事买菜做饭的全过程,或询问家长做这些活动时所关注的营养与安全问题。4、对于资料分析。教师课前要求学生2—3种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教师收集包装袋要有代表性,有优、中、劣产品之分,有状态差别等。如可选用鲁花花生油的商标、奶粉袋、方便面袋、小商贩出售的果冻盒、汽水盒等,最后指引学生关注包装袋的一些文字说明事项,如有无商标、厂家、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配表等。二、制定教学策略认真研究教材用书,充分把据课文的指导思想,明确教学方问,制定完备的教学规划。l、老师积极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所需材料和信息。2、组织教学以讨论问题为主。3、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4、资料分析    课前师生要有一定材料收集,学生有初步解讲读材料中文字说明的能力。5、重视指导学生阅读科学、技术、社会中的资料,深层次地从防治环境污染的角度认识食品安全问题。6、鼓励学生运用己掌握的知识为家长设计—份午餐食谱进行爱心奉献。7、保留—些问题,交给学生课后思考讨论,加深学生对人与生物圈是统一整体的认识。三、教学程序设计力求“凤头、猪肚、豹尾”1、开课引言要言简意赅,字句确凿,能起到良好的承上启下作用。2、提出问题要准确恰当,着眼于生活实际,不重复,不繁琐。3、过渡句精练、有感召力,能引发师生的共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4、教学内容处理要灵活,按需将内容有机调整,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紧密、合理、有序。如本节教材内容顺序是;①合理营养、②设计、③食品安全、④资料分析、⑤练习、⑥科学、技术、社会。教师对内容编排如下:①合理营养、②食品安全,③资料分析、④科学、技术、社会、⑤设计、⑥给出课后思考题。5、在师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结论。四、课后信息反馈1、老师对教材内容及相关材料的准备充分,教学活动组织成功,学生由以前对食品的营养与安全的无知或知之甚少到有知,基本完成了教材的指导思想。2、教学组织紧张有序,灵活多样,  问题深入浅出,着眼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结沦精确,语音干练、生动,,3、能利用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关爱他人,学习互助合作精神。4、打破旧模式教学观,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留出适量问题,让学生课下思考讨论,逐步提高学生深入认识问题的能力。5、教学中学生讨论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整体性不足,原因是学生课前准备仓促,获得的信息少。6、教师授课情绪紧张,语调生硬,没达到设想的教学效果。7、教帅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不够深入,有待继续提高、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教案   生物   初中生物   七年级生物   食品安全   营养   生物圈   课后   教师   材料   知识   学生   资料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