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饿坏了那匹马》的教学设计范例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2、进一步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领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题入手,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课,齐读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这题目有些奇怪,它是本文中的人物说的一句话,课文几次写到了这句话,用意是什么?

  2、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要求:有一定的速度,弄清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汇报交流,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写了“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说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

  2、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三次。)

  指名学生朗读这三句话。

  三、细读揭秘,感情朗读

  1、通过刚才的朗读和交流,你们看见了课题中提到的“那匹马”了吗?(没有。)那位摆书摊的残疾青年两次说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这是那位摆书摊的残疾青年骗“我”的,为了让酷爱读书的“我”心安理得地看书。板:用心良苦。)

  2、从文中的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我”酷爱读书?

  重点品读句子:

  ⑴ 我上小学五年级那年,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

  (理解“流连忘返”。)

  ⑵ 当时我完全忘记了白看书的`尴尬,正要坐下的一瞬间,突然身后有人揪住了我的衣领。

  (“完全忘记”可以看出什么?)

  ⑶ 从此,每天清早我就去山上扯马草,上学前卖给那些马车夫。攥着马草换来的毛票,我立即奔向书滩,泰然地坐下来,从容地读着一本又一本的书。

  (“每天”、“立即”、“泰然”、“从容”等词语可以看出什么?)

  ⑷ 卖不出马草的日子,我就强制自己不去书摊。(为什么“强制”?)

  3、在骗局揭穿之前,你能从文中的哪些词句中发现这是一场骗局,用“ ”画下来。

  学生边读边画,交流:

  ⑴ 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笑着对我说:“过来,让我看你的马草。”

  (“一愣”为什么?“一亮”又说明了什么?)

  ⑵ 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

  (为什么“茫然”?为什么要“命令”?)

  ⑶ “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

  (为什么“急“?从“拼命”“想挡住”可以看出什么?)

  师相机指导朗读。

  4、你觉得“我”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了吗?从哪看出?

  品读句子:

  ⑴ 我扭头冲了出来,直想哭。

  ⑵ 我点了点头,使劲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板:感激之情。)

  四、情理交融,小结拓展

  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

  2、小结:

  “别饿坏了那匹马”虽然只是残疾青年一个善意的谎言,可正是因为这样的一句话,让一个渴望知识的孩子尽情享受了知识带来的无穷乐趣,同学们,相信这个故事,这句话也一定会深深地印刻在你的脑海中。

  3、你身边有这样感人的事例吗?说给大家听听。

  4、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文中的那个“我”就是作者许申高,事情虽然过去了那么多年,而作者仍然记忆犹新。我想,那天晚上,他回到家,一定没睡好,他会想些什么?

  小练笔:晚上,回到家,躺在床上想想白天的事,我……

  【板书设计】

  别饿坏了那匹马

  用心良苦

  残疾青年 —爱读书的“我”

  感激之情

  善意付出 增添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设计   书摊   泰然   什么事   用心良苦   流连忘返   课文   范例   文中   残疾   人物   青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