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空气》

一. 教学目标 :
1.知识:使学生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2.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收集事实并尝试解释的能力。
3.教育: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搜集丰富的事实,并且进行解释。
三. 教具、学具准备:
1. 演示材料:图片。
2分组实验材料:塑料袋儿(大、小两种)、纸蛇、塑料条、酒精灯、蜡烛、火柴、废物盒(9组)。
四.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5分钟)
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使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把手放在上方,自上而下细心体会,有什么感觉?
生分组实验(提醒手慢慢移动,注意安全。)
生汇报实验结果
1. 如果有学生提到有热空气向上升、顶手。教师板书 "热空气",导入  新课。
2. 如果学生提到有东西顶手、热。
谈话:你认为顶手的东西是什么?(板书:热空气)
讲述: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热空气。
(二)学习新课 (31分钟)
1.指导学生搜集和热空气有关的事实 (10分钟)
讲述:为了研究热空气,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利用这些材料,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研究,看看你会观察到哪些现象?
生分组实验
⑴如果学生用塑料袋实验,发现塑料袋飘起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实验"怎样让塑料袋升的更高?怎样让塑料袋在短时间内升高?"。
⑵如果学生只是利用酒精灯实验,引导学生"能不能利用蜡烛试一试?"。
2.指导学生整理事实资料 (8分钟)
谈话:说一说,你们观察到哪些现象?
生发言。(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互相倾听、补充,充分描述,并且引导学生详细描述塑料袋从上升到下降的全过程。)
⒊指导学生研究事实资料 (13分钟)
谈话:同学们观察到这么多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你怎么解释呢?
生分组讨论
生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进行争论,并在必要时做适当点拨。)
谈话:那么归根到底是什么原因才出现这么多现象呢?(希望学生发现都是因为热空气轻,会上升。) (板书:热空气轻 会上升)
(三)巩固应用 (3分钟)
谈话:哪些地方应用到热空气这个性质呢?
⒈如果学生想到热气球,师出示热气球图片。
⒉如果学生想到"孔明灯",引导学生通过看书了解孔明灯。
六.布置作业  (1分钟)
三国时期,诸葛亮就发明了孔明灯,传递作战信息,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你们能不能利用热空气的性质,做个小制作、小玩具呢?做好以后我们进行展示。
七.板书设计 : 热空气
热空气轻 会上升 学生观察到的现象

文章来源:北京市密云教育信息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教案   生物   小学自然   孔明灯   酒精灯   生分   热气球   板书   塑料袋   事实   现象   材料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