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案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学设计一、对课标的解读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本条课标的行为动词是“分析”,属于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即要求学生达到的认知水平是能够理解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各种内、外力因素。该标准的行为条件是“结合实例”,对学生达到水平要求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限定,即要通过对实际例子的分析来得以实现。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高一的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上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看问题的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三、学法和教法分析①学法:讨论探究法(课堂上通过与同桌的讨论,相互交流,探究学习,达到学习成果共同分享、在快乐中共同成长的目的)、观察对比法(课堂上观察图片并进行对比,达到提高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的目的)。②教法:课件辅助教学法(教师在课前结合学生收集到的材料制作课件)、引导启发教学法(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达到改善方法、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情感提升的目的)、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河流的发育及演变过程。     ②区分沟谷与河谷。③理解河流的三种侵蚀方式。   ④了解河流侵蚀地貌的基本形态。⑤归纳出河流在侵蚀的同时往往也会发生堆积作用,从而形成河流的堆积地貌。⑥综合分析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掌握各种堆积地貌的形态、分布地区。(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加强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搜集、整理的能力。②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地图、风景图片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③插入本土地理知识,学会从身边地理事物人手学习地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①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②在学习中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同时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地观。③进一步形成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河流的演变过程;对不同类型河流堆积地貌形成的理解;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学难点: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河流堆积地貌形成过程能力的分析。六、教学过程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长江三角洲的地形特点引入新课(一)、河流的侵蚀地貌1.河流侵蚀的类型【引导看材料】选择我国最大的一条河流——长江来了解河流地貌的情况。让学生看图回顾长江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看情境】通过本情境的设置,主要让学生分析长江上游虎跳峡河谷、中游河谷和下游地貌的特点,进而分析其受到的主要作用力。师生列表归纳溯源侵蚀 、下蚀 和侧蚀对地貌的影响

作用形式

 

概   念

 

对地貌的影响

 

溯源侵蚀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下蚀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侧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2.河谷的形成原理【引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3 84部分,思考河谷作为一种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是如何一步步发育成熟的?
展示投影师生分析:当降水或冰雪融水在地表流动过程中,逐渐汇聚成为沟谷流水。若沟谷流水水量大、流速快,能量集中,就形成下蚀和溯源侵蚀,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由于获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沟谷发育成为河谷。 3.【活动探究】张家界河谷的形成(二)、河流的堆积地貌
【介绍】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在河流堆积地貌中,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地貌类型。
在河流堆积地貌中,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地貌类型。
【引导读书】【播放幻灯片】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5 86部分,思考:
1、冲积平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在上图中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所表示的地貌类型分别是如何形成的?
【教师总结讲解】
      洪积一冲积平原。它一般是由于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内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可是,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最终形成洪积一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它一般是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河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它一般是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人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师生总结河流的侵蚀地貌和河流的堆积地貌在河流上、中、下游的表现形式。3.【活动探究】p86 活动【转折过渡】 以上我们讲解了河流塑造的众多地貌的一般知识,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为我们人类服务,那么河流地貌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影响呢?我们这里主要探讨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河流流经地区的聚落分布的影响。同学们,我们知道,大江大河哺育着我们人类文明,请同学们说出四大文明古国各属于什么大江大河的流域?(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启发讨论】【播放幻灯片】阅读教材 p87-88请学生结合我们讲过的知识进行讨论: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提示:从对高原地区、山区、冲积平原区三个方面分别分析)并完成学案的表格
【知识迁移】p88 活动七、小结八、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教案   地理   高中地理   高一地理   地貌   河流   冲积扇   冲积平原   目的   聚落   河谷   平原   单元   能力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