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马过河》说课稿

  认真拟定说课稿, 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幼儿园《小马过河》说课稿 ,欢迎阅读。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科教版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小马过河》。这是一篇家喻户晓的故事,课文中告诉了这样一个故事:小马在帮妈妈驮麦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了一条小河,不知河水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示、指引下安全过河。本文以“过河”为线索,采取简洁生动的语言,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自己也要动脑筋想想,亲自去实践才行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以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认读生字词,理解相关的词语,积累新的词汇,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做到现学现用。

  2.技能目标:通过研读课文,培养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知道做事不仅要动脑筋想,而且要勇于尝试,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三、教学重难点

  依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的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能理解课文,并能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牛伯伯和小松鼠为什么对同一条河有不同的看法?

  3、如何理解文中老马对小马说的话,并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四、说教学策略

  1.情景导入法

  2.朗读感悟法

  3.问题引入法

  4.情境教学法:有情有趣是教学课的伊始,针对学生年龄小,借助色彩鲜艳的图片和色彩鲜明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评价激励法

  6.随文识字法

  五、教学流程

  1.导入

  (1)这是使用情景导入法与设问法引入课题,充分勾起学生们的兴趣,以及使他们能够快速的进入主题。

  (2)引出课题之后,用课件出示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小马为什么要过河?过河途中发生什么?)

  2.分析课文

  通过初读,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整体认识,在此基础上讲解课文的段落,并解决课文中的重难点。同时,用课件出示每个模块相应的问题,用问题引出课文的内容,便于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复习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首先检查,复习生字词。以读词接力的形式让学生朗读,让学生将生字词带入课文中,朗读课文,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与记忆。

  其次创设情境,指导朗读。这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老马、小马、松鼠、老牛伯伯。老马是妈妈,语气要和蔼,亲切;老牛伯伯是长辈,声音要粗,语气稳重;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时,语气要急切;小马则天真,有礼貌,声音较慢,温和,有的地方还须显示出害羞,不好意思,比如在它“难为情”时。用课件展示出动物们的对话,边展示出动物们的对话边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同时,老师要范读,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并佩戴上准备好的动物头饰,这样能够让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故事中蕴含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教案   语文   说课稿   小马   生字   老牛   伯伯   课文   情境   课件   语气   幼儿园   感情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