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学反思

  有关“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利息)”的教学内容,在生活中是个很熟悉的问题数学问题,但从调查学生对银行储蓄的经历时,我班只有一个女同学表示她平时会将自己零花钱存在一张卡(银行卡),我便让她来介绍她是怎么进行存钱的,该同学表示她存钱是要以后上大学用的。

  师:计划未来,储备未来,将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是一种理财方式。

  师:那储蓄罐也可以存钱吧,它与银行的区别是什么?

  生:较多的钱可以放在银行里,而储蓄罐(容量)有限;存银行有利息取,而储蓄罐没有。

  师:原来同学们考虑得蛮细心的。那你们能说一说对于银行储蓄你了解多少?

  自评:生成学生对话,引出什么是储蓄,储蓄的好处以及说明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税后利息等与储蓄有关的专有名词的意思。在了解的过程中,学生能隐约感知到利息与本金、利率、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紧接着我又抛出本课问题:假设你们每人手上各有400元,将它存入银行,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息?相比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更具思考性。学生根据课本提供的几个利率,分别计算按定期存五年、定期存三年、定期存一年所获得的利息分别为400 2.52% 1=10.08(元),400 3.6952% 3=44.28(元),400 4.14% 5=82.8(元),

  学生一下子看出,定期时间长,利率比较高,利息也比较多。我没有满足于此,我继续抛出一个问题。同样400元,如果我想存五年(整存整取),有几种方式,所获得的利息又是多少?学生通过尝试计算研究发现:可以采取一年一年存,利息是10.08 5=50.4(元);也可以采取先定期存三年,再一年一年存,利息是44.28+10.08 2=64.84(元);第三种就是直接定期存五年,利息是82.8元;可见第三种方案获得的利息比较多。

  计算过程中,有个同学将表格提供的利率(百分数)误认为是一个,算式书写为400 4.14 5=8280(元),结果结果比实际利息扩大100倍,远远超出本金。大家开玩笑地跟这位同学说:希望你快快长大工作,开银行,我们都把钱存在你的`银行里。轻松的玩笑让同学们都不敢再疏忽大意了。

  之后我们还折算了一下这部分利息应该纳多少税、扣除税收我们实际得到的是多少?学生俨然是一个理财专家,算得可认真了。

  在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不再是一个单纯地只会用利息公式进行计算的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学会乐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探索者,教学,也只有把学生放在一个参与者、思考着、探索者的位置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反思   百分数   探索者   思考性   本金   利息   利率   同学   未来   银行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