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三章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二节 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

学案

【知识点拨】

维也纳体系的建立、动摇、瓦解

(一)体系的建立

18xx年—18xx年,俄英普奥四大国召开维也纳会议,重新划分了欧洲版图并确立了欧洲的统治秩序,这被称为维也纳体系。

1.维也纳会议的内容:①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②按大国意志重划欧洲版图③分割海外殖民地(法)④维持德意分裂。

2.维护体系的工具:神圣同盟、四国同盟

(二)维也纳体系瓦解

1.瓦解的原因:

维也纳体系下,欧洲封建君主国加强了封建专制统治,政治上日趋反动,在其统治下,各种矛盾日趋尖锐,主要有以下矛盾:资产阶级、人民大众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被压迫民族与欧洲殖民国家之间的矛盾,同盟内部矛盾。

2.瓦解的过程:①动摇:1821—1829年希腊通过独立战争独立,维也纳会议确立的欧洲版图被改动,在希腊、比利时独立过程中,神圣同盟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以致破裂;1832年,法国发生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②瓦解:1848年欧洲革命进一步打击了欧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注意:维也纳体系的特点:①建立在英俄普奥四国均势基础之上的②违背历史潮流维护封建统治③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国家基础上形成的统治秩序,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④具有掠夺性和历史的倒退性

(三)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

维也纳会议的主宰国逆历史潮流而动,扶助法、葡、西班牙等封建国家复辟,竭力维护封建统治秩序,镇压革命运动,是历史的倒退;最终被资本主义驱逐出历史舞台;四大国坐地分脏,践踏弱小民族国家利益是历史的反动;该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使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维也纳体系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对这句话如何理解。

所谓“历史的反动”,实质就指维也纳体系违背历史潮流。当时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无产阶级日益觉悟,各地民族独立意识增强,这些成为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就是其历史的反动性表现所在。

 

19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改革

(一)1832年英国进行的议会改革,是工业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的改革,它体现了工业资产阶级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商业、金融资产阶级保守势力之间的矛盾。

(二)1848年革命

1.1848年革命的背景,原因及任务

背景:工业革命扩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取得政治权利(是其政治原因),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这是任务),被外国奴役的国家,争取民族独立,欧洲各地出现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这是经济原因)。

2.三种革命

①法国二月革命(1848.2)

根本原因:金融贵族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任务:消除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金融贵族统治。

结果: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②奥地利、维也纳和普鲁士的柏林革命(1848.3)

任务:消除分裂割据,实现统一,反封建。

③匈牙利、捷克、罗马尼亚革命:其中匈牙利影响最大。

其任务是摆脱外国奴役,实现民族独立。

 

【方法导引】

1.认识维也纳体系的建立,运用辩证思维对其作实事求是的评价。

维也纳体系实际上是欧洲封建统治者对被法国大革命破坏的欧洲旧的统治秩序的恢复,即恢复旧的欧洲版图,让各国从前的封建统治者复辟。英国虽是资产阶级政权,但从国家利益考虑,希望以此达到欧洲大陆势力均衡,而没有一个国家能称霸欧洲大陆,这对岛国英国来说至关重要。简言之,维也纳体系是欧洲各国封建统治者用18世纪的原则来统治了19世纪的欧洲。

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洲的形势是:工业资产阶级兴起,工人阶级日益觉悟,各地的民族意识越来越强。这是历史的发展潮流。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消除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因素,更多地参与政治;工人阶级希望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况。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德意志、意大利等地要求统一的呼声日益高涨,被压迫民族更加强烈地希望实现民族自治和民族独立,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在维也纳体系中,封建势力得到加强,进行反攻倒算,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受到损害,工人阶级除受资产阶级的剥削外,又受到封建势力的压榨,处境更加困难。弱小的国家的利益被大国任意宰割,争取民族权利的运动遭到镇压。总之,维也纳体系是欧洲专制君主们企图采用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体现;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的利益,是一种历史的反动。但是,在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来解决国际间的争端,客观上也促进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2.结合1848欧洲革命的历史背景分析认识其特点。

背景:这场革命的爆发是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同封建制度及其残余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19世纪40年代,欧洲各国主要是国家工业革命开始起飞,发展到机器大工业阶段。但大多数国家仍处在封建主义统治之下。旨在维护欧洲大陆封建统治秩序的维也纳体系所建立的违背历史潮流的欧洲反动局面刚刚被打破,神圣同盟在瓦解。在已经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法国,掌握统治阶级的不是工业资产阶级,而是金融贵族,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德意志和意大利还处在封建割据状态;东南欧各国如匈牙利、奥地利、土耳其和沙俄处在异族压迫和奴役之下。这种状况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变革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封建专制的上层建筑,使之适应逐渐走向成熟的工业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这是导致欧洲革命的社会经济的根本原因。两个具有世界意义的经济事件的发生,加速了不满的爆发,使不平的怨言发展成为起义。总之,是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这次革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①是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到较高水平,即资本主义进入机器大生产的时代。②无产阶级成为这次革命的主力军和惟一彻底革命的阶级,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尚不足以胜任对革命的领导。③资产阶级在领导这场革命中,惧怕站在背后的无产阶级,镇压工人运动,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从革命走向反动。

3.比较欧洲1848年革命和19世纪20、30年代的革命,概括其主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能力。

相同点:资产阶级是领导阶级,结果资产阶级得益,无产阶级是主要参加者。

不同点:1848年革命的规模更加巨大;资产阶级得益更大,在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无产阶级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革命,发挥了更大作用;法国无产阶级还同资产阶级展开了斗争,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疑难解析】

例1  19世纪初期和中期欧洲出现了哪两次反动的政治局面?其间各孕育并出现了哪些革命运动?这些革命运动最后是怎样走向高潮的?

解析  本题是一道较大跨度的归纳综合题,要求学生首先要把握19世纪初期和中期欧洲出现了哪两次反动的政治局面,然后思考这期间出现的革命,旨在考查学生对欧洲出现反动政治局面的理解。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欧洲出现了反动的政治局面,课本上说得很清楚。但学生要归纳这期间出现了哪些革命运动,这些革命运动最后是怎样走向高潮的。革命失败后,就会出现反动的政治局面。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基本史实分析说明问题和总结历史规律的能力。

答案  ①18xx年、18xx年欧洲反法同盟两次打败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波旁王朝复辟。18xx年,沙俄纠集欧洲反动势力,组织神圣同盟,到处进行侵略、干涉和镇压革命运动,欧洲出现了反动的政治局面。其间发生的革命运动有法国七月革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到1848年欧洲革命达到高潮。

②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欧洲又出现了反动的政治局面,东南欧民族解放运动被镇压。19世纪60年代英、法、德等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恩格斯领导下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到1871年巴黎公社宣告成立,达到高潮。

例2  从经济基础阶级状况和革命任务等方面比较1848年欧洲革命与以往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点,并分析其对世界资本主义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

解析  此题为比较型问答题,考察概括、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大家分清早期欧美资产阶级有哪些,有什么特点以及1848年欧洲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再比较作答。

答案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1848年欧洲革命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法德美等国的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中,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阶级关系: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矛盾;1848年欧洲革命时,虽然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矛盾仍然存在,且在大多数国家仍占主要地位,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成为先进国家的主要矛盾之一,在东南欧各国中被迫民族与殖民主义的矛盾还占有突出地位。

革命任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1848年欧洲革命,作为欧洲大陆的许多国家仍有反封建的任务,已经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扩大政治权利;在南欧被压迫民族各国要求民族独立,也是这次革命的重要任务。

影响:1848年欧洲革命是近代史上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给欧洲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从而大大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典例精评】

1.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说明(    )

a.封建势力较强,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

b.封建势力增强,资产阶级要求扩大政治权利

c.沙俄参与了对革命的镇压

d.资产阶级已不是先进的阶级

解析  1848年革命遭到了以沙皇为代表的欧洲封建君主疯狂镇压,其失败说明资本主义经济还远未成熟到足以废除封建方式的程度。

答案  a

2.英国成为维也纳会议的最大受益国,主要体现在(    )

a.欧洲旧制度的恢复,有利于英国确立对欧洲各国的优势

b.欧洲均势的确立,有利于英国主宰欧洲

c.在欧洲版图的重新划分中,英国获得了大部分领土

d.海外殖民的分割,进一步确立了英国的殖民霸主地位

解析  准确记忆和理解维也纳会议的主要内容。本题各选项干扰性强,要从会议内容、当时的历史环境等几方面分析,逐项排除。

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二历史   资本主义   维也纳   体系   欧洲   英国   资产阶级   反动   封建   势力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