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学案
【考纲课标解读】
1.考纲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
2.课标内容: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考点概括梳理】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提与条件
(1)政治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劳力条件: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市场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技术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资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要成就
(1)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革命的开始;
(2)工业生产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力技术的革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汽时代”;
4.工业革命的影响
(1)__________迅速发展,人类进入________________。
(2)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____________的出现;
(3)工业革命引起经济结构的变化:________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________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4)____________进程加快;
(5)工业革命促使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6)工业革命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对内,各国通过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要求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即自由主义;对外,加快了_______和__________的步伐。
(7)工业革命使_____________ _______初步形成。
二、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 ___的推动
(1)工业革命的展开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2)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3)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2.基本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3.深远影响
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难点突破】
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已的见解。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蓝剑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突顶的图景。
——马克等《世界史考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暧,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 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拆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考点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1.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飞梭出现     b.珍妮纺纱机出现    c.改良蒸汽机出现   d.轮船出现
2.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
3.从下面两幅图中,你可以读取的信息有 ①蒸汽机已运用于交通运输 ②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③世界形成一体 ④有利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表是19世纪前期欧美主要国家的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国别 总人口(万)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 1800 48% 52%
法国 3600 75% 25%
俄国 5900 93% 7%
美国 2300 87% 13%
以上统计说明了①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②工业化程度越低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③除英国外,其他国家都没有开始向工业化过渡 ④人身隶属关系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下图中所反映的现象能够出现的原因是①工业革命的完成 ②殖民帝国的确立 ③交通运输工具的先进 ④拥有“世界 工厂”的优势
 
19 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 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
c.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d.殖民地国家应该重视交通业的发展
7.据《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 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①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的变化 ②雇佣劳动制促进人口流动 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增多 ④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 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恩格斯说:“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材料二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也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这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
(2)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
(3)材料二中说的“文明”是指什么?
(4)材料二分析的资本主义统治世界的原因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

【高考真题再现】
1.(xx上海单科13题)18xx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人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 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甲              b.乙               c.丙               d.丁
由于工业革命使用了机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率,所以丙同学所说是最合理的。d同学。
2.(xx北京22题)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19世纪上半期英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是
a. 清教徒受到迫害                    b.童工现象开始出现
c. 广大农民丧失土地                  d.产 业工人相对贫困
3.(xx年 广东文基 31题)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参考答案
【考点概括梳理】
18世纪60年代以后  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  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  殖民扩张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手工工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殖民贸易和掠夺提供了 资金  珍妮纺纱机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改良蒸汽机  生产力  蒸汽时代  工厂  农业  工业  城 市化  工业资产阶级  工业无产阶级  自由经营  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  殖民扩张  殖民掠夺  世界市场  工业革命  蒸汽机车  轮船  19世纪中后期  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重点难点突破】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影响的相关内容。需要学生阅读史料、整理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并做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及对有效信息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解读。第(1)问三项因素从材料中即可得出答案;而后一问实际上就是回答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回答时需要注意材料一中所给的条件,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正确回答。第(2) 问要结合所学工业革命的条件从中归纳。第(3)问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的内容,回答时要全面分析材料,同时结合所学的工业革命的影响归纳总结。
【答案】 (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
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来源
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建立,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2)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3)蒸汽机采用了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
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的革命,联络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
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举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考点强化训练】
1.【解析】珍妮纺纱机出现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后来在冶金、采煤等其它生产领域也纷纷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答案】 b
2.【解析】18世纪中后期在英国出现的较为深远的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它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械化的工厂大工业的飞跃,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故c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c
3.【解析】组合式选择题最好的解题方法就是排除法。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但不能说世界形成一体,故应排除③。
【答案】 b
4.【解析】注意题干时间是19世纪前期,这时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已开始工业革命,故排除a和d;而结合图表和所学知识,俄国和美国正是因为存在农奴制和黑人奴隶,故城市人口百分比远远落后于英法。
【答案】 c
5.【解析】工业革命的完成为其提供的雄厚的工业基础;殖民帝国的确立为其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交通运输工具的先进为其海外贸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世界工厂”的优势为其向外输出商品提供了保障。
【答案】 d
6.【解析】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密切各地联系,促进世界市场形成。它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但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d容易排除。
【答案】 c
7.【解析】19世纪的欧洲,促使家庭职能即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的因素应是工业革命. ④属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变化。②容易理解。③要注意19世纪,工业革命开展,工厂代替成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答案】 a
8.【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火车的出现冲击了原有封建的等级制度,使封建贵族特权出现动摇,社会关系出现了变化。故符合题意的是b。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解析】解答本题主要是阅读材料,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概括。第(1)问根据材料“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不难得出答案;第(2)问根据材料也不难得出答案;第(3)问由材料“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可以判断出“文明”是指资本主义;第(4)问首先由材料概括出原因,然后由此可以得出其核心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答案】(1)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手工作坊。(2)产生了近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出现了两者的对立。(3)资本主义。(4)生产工具的改进、交通的便利、商品价格的低廉。核心是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
【高考真题再现】
1.【解析】活字印刷术大约在15世纪已经传入西方,甲说法错误;来自学者著作的材料不一定就是真实的,他没有区分原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丁同学说法也是不合理的;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18xx年”和“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只有工业革命时代才能做到,丙同学的说话是合理的。
【答案】  c
2.【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工业革命”、“19世纪上半期”、“社会问题”等有效信息限定词。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a、b、c项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之前,排除 正确选项为d。
【答案】 d
3.【解析】考查学生对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的识记。蒸汽机车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汽车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答案】 a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工业革命   蒸汽机   世界市场   英国   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   手工   答案   材料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