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归纳

第一节  地势和地形:

1.地势总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由西向东依次是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一、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主要山脉走向:

东西走向:

天山―阴山—燕山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

    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  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我国主要地形区:(课本p24)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最高、最大)、内蒙古高原(最平坦)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云贵高原(地形崎岖)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

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3.我国五种地形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4.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5.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大多在20 以上。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  (还有地形因素的影响)

1月0 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是x疆的吐鲁番。号称我国“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和南京。

3.我国的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由北往南气温升高)一个高原气候区(见书p33)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也在秦岭—淮河一线

4.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海陆位置) 800mm等降水量线即秦岭—淮河一线。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x疆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

5.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见书p36)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东部地区以耕作业为主,西北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主。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

 6.我国季风气候特点:雨热同期(或称夏季高温多雨)(见书p38)

(成因: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双重影响,主要是海陆热力差异导致的)

 名称          源地              风向                                  性质

冬季风  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  西北、东北风 (偏北风) 陆地吹向海洋    寒冷干燥

夏季风   太平洋和印度洋       东南、西南风(偏南风) 海洋吹向陆地     温暖湿润

7.根据夏季风(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范围的不同,分为:

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       特点:夏季降水丰富

非季风区——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  特点:降水稀少,全年干旱。

两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注意:非季风区是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但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因此仍然会受到季风影响。

8.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类型主要是锋面雨。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形成梅雨季节,7、8月份,又会出现伏旱。

9.季风气候易产生寒潮、干旱、洪涝、台风等灾害性天气。

10.我国气候类型主要是五种: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特征详见书p42)

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

主要河流与湖泊的位置——地图册p20-21

1.我国河流分为两大类:内流河和外流河

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外流河集中的地区称为外流区;没有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内流河,内流河集中的地区称为内流区。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特殊河流: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外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也是最长的内流河。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

3.京杭运河——世界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流,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及一系列湖泊。(详图见地图册p21)

4.我国的湖泊:

a内流湖——多为咸水湖,以蒸发为主要输出形式。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纳木错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湖

b外流湖——多为淡水湖,以径流为主要输出形式。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黄河:书p48图(源头、注入海洋、分界点、经过省区和地形区的位置)

1.   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呈“几”字形.

2.   发源——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       注入——渤海

3.  上游、中游分界点——河口(内蒙古)   中游、下游分界点——孟津(河南)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9个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和豫鲁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利用黄河水修渠灌溉,使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

4.其他:支流—汾河(山西)与渭河(陕西)的位置;主要水电站—三门峡、小浪底

5.黄河的开发与治理:中游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

6.黄河的忧患

上游:荒漠化严重、凌汛;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上河、凌汛、断流、水污染

长江:书p53图(源头、注入海洋、分界点、经过省区和地形区的位置)

1.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  v+w形

2.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    注入——东海

3. 上游、中游分界点——宜昌 (湖北)      中游、下游分界点——湖口(江西)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11个省区: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由西往东依次经过的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4.其他:各主要支流的位置;主要水电站—三峡和葛洲坝位置;下游的淡水湖泊位置;四个沿江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的位置

5.长江有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之称。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包括从源头到宜宾和三峡河段。三峡自西向东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6.治理川江(滩多流急)与荆江(荆江河段从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一段, “九曲回肠”)。

7.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区江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教案   地理   初中地理   八年级地理   内流河   青藏高原   山脉   长江   季风   盆地   知识点   上册   自然环境   地形   归纳   中国   河流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