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工业》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的第三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从编写体系上看,工业是学生在学完交通运输业和农业之后,接触的又一个重要的国民经济生产部门,所以在结构方面,本节教材与前两节相互呼应,既有一致的介绍思路,又巧妙地将工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差异和联系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从内容上看,为了达成课标要求,本节教材先是在第一个黑字标题“工业及其重要性”中讲述了什么是工业,工业有什么作用。虽然课标并没有这方面的具体要求,但学生如果不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及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的联系,就无法正确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利于后面的工业分布的学习和分析工业基地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学生很少接触工业生产,要求学生对工业下定义有一定难度,教材没有给出工业特别复杂的概念,而是用丰富的阅读材料和活动题目,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浅显易懂。目的是让学生对工业生产和工业部门有一个基本认识,而且图片材料多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了学习概念的枯燥乏味。

教材第二个黑字标题是“我国工业的分布”,是以“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图”的分析为核心来完成。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归纳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活动课文提供的两条线索,归纳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工业分布在时间上的变化,教材主要是以叙述的方式介绍,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文字,配合图片、视频等资料,通过对比新中国成立前后,以及改革开放后工业分布的历史变化,用鲜活的事例说明我国工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材第三个黑字标题是“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对此教材做了较大篇幅的介绍。先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增长折线图”,描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的发展及取得的成果。学生可以从图中读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不断增大,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体会到自豪感。教材引用了趣味性图片和文字资料,举例介绍了一些我国领先世界的高新技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高科技产品的认识和兴趣。然后,利用“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图”展示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状况,通过读图分析可得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教材最后一部分的阅读材料和活动式课文,可以让学生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有更深的认识,体会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的重要意义。

二、教材变动

对比新旧教材,我们会欣喜地发现,新版本教材内容更加新颖,思路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给了地理教师更大的施展空间,也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首先,第一个黑字标题由“工业与我们”改为“工业及其重要性”,表述更加清晰,学习目标更明确:让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特点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新教材将工业定义为:“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石等)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教材引用的工业生产的图片与之前的教材相比,内容更丰富,依据更充分,说法更清晰,可避免学生将某些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混淆。在教学中应注意利用图片提醒学生:对农产品的加工和再加工属于工业,而非农业;工业中的开采自然资源一般是指开采矿产资源,应与农业中收获粮食区别开来。

在认识工业对其他生产部门的重要性方面,教材做了很大调整。在工业与其他社会经济部门的联系内容中,由原来纯文字叙述改为图片配合文字介绍,教师可以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改为读图讨论或角色扮演等更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工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中,突出强调工业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用现代化照片替代漫画,使教材更具时代感,也能激起学生同感,仿佛身临其境。活动式课文虽然还是两部分,但取消了让学生了解轻重工业的区别这一内容,降低了学习难度,给学生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突出了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

第二个黑字标题由“工业空间分布”改为“我国工业的分布”,内容的增加和删减变化很大。首先,增加了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以及改革开放后工业分布的历史变化内容,相较于旧教材只强调工业的空间分布,教材强调新中国工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既补充了我国工业分布的时间变化,又注重德育目标的落实。在本节内容中,“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图”也进行了更换,旧版地图资料陈旧,而且信息量较大,不利于初中学生提取相关重点信息。新版地图删除了铁路线,更新了主要的工业中心,使得地图资料时代性更强,学生能够较容易地从图中提炼出我国工业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及沿江、沿海的特征。考虑到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多且复杂,初中生还不具备综合分析影响工业分布区位因素的能力,因此,新版教材删除了影响我国工业基地分布的因素这一活动环节。降低学习难度,增强了对我国工业地区分布主要特征的学习。通过对xx年各省级行政单位人均工业总产值图的分析,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工业分布在沿江、沿海的特征。

第三个黑字标题内容还是“高新技术产业”,但名称由 “积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改为“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蕴含着我国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寓意,体现新版教材与时俱进、调整目标、更加科学规范的时代特色。新版教材增加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增长折线图”,体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的发展及取得的成果,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和科技取得的巨大进步,增强自豪感。继而用丰富的图片配以简洁的文字,突出介绍我国领先世界的高新技术,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高科技产品的兴趣。更新的“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图”数据,采集截至xx年,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叙述式课文部分删除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特征及优势等内容,降低了学习难度,更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特点,把学习的时间和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对我们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重要改变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上。这部分改变更有利于教师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学习起来也不觉得枯燥乏味。最后一部分的阅读材料和活动式课文,把一些陈旧信息都进行了更新,让人耳目一新。

总之,本节新教材的编写,在落实课标知识要求的基础上,强调了对重点内容,例如我国工业的分布特征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的理解与掌握。能力目标则强调了读图技能的应用,结合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简化学习目标,增加了实用性更强的相关知识,以利于突出对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德育目标也进一步加强,更注重与时俱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教案   地理   初中地理   八年级地理   教材   工业   黑字   分布图   工业生产   上册   课文   中国   我国   内容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