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的分布》课堂实录

课前展示今日格言:昨天我虽然做的不是最好的,但这节课我要做最好的自己!播放背景音乐“献给爱丽丝”。鼓励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轻松入境。
导入:
师:今天由我给大家带来一节地理课,我们这节课来做一次环球探秘。历史上麦哲伦做过一次环球航行,他是为了证实地圆之说,而我们今天来探索地球的海陆分布状况。
直接展示幻灯片海陆的分布(多媒体展示课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2页,第三单元第一课 海陆的分布。我们来一起揭开七大洲的神秘面纱。(用意: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问题一:关于海陆的分布
创设问题情景
情景一:(慧眼识图,我来比一比)出示多媒体课件,南北、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从整体来看南北两个半球哪个半球陆地更集中?
生:北半球。
师:两个半球分开来看,它们的海陆分布状况是怎样的?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后回答)
生1:南半球的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生2:北半球的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生3:(从数据上归纳)不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
师:大家看的很准确!继续观察,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从东西两个半球来看哪个半球的陆地更为集中?
生:西半球。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两个半球分开来看,它们的海陆分布状况又是怎样的?(自主探究交流后回答)
生1:东半球的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生2:西半球的海洋面积也大于陆地面积。
生3:不论是东半球还是西半球,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
师:咱们大家回答的很正确,那么我们又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生: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全体给予热烈掌声。出示多媒体课件总结)
情景二:出示多媒体,小小辩论赛:水球?地球?图片。
师:(过渡)我们发现的这一状况被人类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所证实,他在太空中看到我们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他说我们是不是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她应该叫“水球”,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小组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生1:我不赞成他的说法,我认为还是叫地球好,我们人类一开始就叫她地球,已经习惯了,认可了。
生2:我认为叫水球比较好,因为她的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对海陆面积的大小有更深的了解)
师:(归纳总结)咱们大家说的对,就像那位同学说的人们更习惯于叫她地球。
(过渡)由海陆分布状况引出“大陆、岛屿、半岛、大洲”。
问题二;关于七大洲
创设问题情景
情景一:(大陆大洲,我来认一认)出示多媒体课件世界地图。
情景对话
师:对于人类来说,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哪个与我们的关系更密切?
生:陆地。
师:陆地被海洋包围,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地,分别叫什么?
生:大陆、半岛、岛屿。
师:请大家观察图片,分别概括出什么是大陆、岛屿、半岛?
生:面积较大的陆地称为大陆。
    散布在海洋湖泊的、面积较小的陆地称为岛屿。
  半岛是陆地伸向海洋的凸出部分。
师: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那么谁知道世界上一共有几个大洲呢?
生:七个大洲。
情景二:出示多媒体课件,七大洲图片。
情景对话(自主探究后回答)
师:世界上有哪七个大洲?
生: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师:图中红色的经线和蓝色的经线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谁知道它们分别是多少度?
生:红色的是20ow,蓝色的是160oe。
师: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都有哪些?
生: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师: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都有哪些?
生:北美洲、南美洲。
师:我们知道赤道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纬线,请继续观察,它经过哪几个大洲?
生:亚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
师: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再来考考你,你知道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谁吗?
生:南极洲。
师:为什么南极洲跨经度最广,请说出理由。
生:因为所有的经线都经过它,跨经度360度。
师:七大洲这七兄弟有的肩并肩,有的手牵手,人们为了区别他们,划分了洲界线。
情景三:出示多媒体课件,大洲的分界线图。
师: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什么?
生: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师: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呢?
生:苏伊士运河。
师:南、北美洲两兄弟本来是手牵手的,被谁给分开了呢?
生:巴拿马运河。
情景四:(智力大冲关,老师,我来答!)设计意图:考查学生识图能力的快慢。
情景对话:
师:通过刚才大家对七大洲的认识,我发现咱们大家都很棒。我有一个想法,我点你答,不需举手,直接站起来抢答,做好准备。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这是哪个大洲?
生:北美洲。
师:这是哪个大洲?
生:南美洲。
……
情景五:多媒体出示七大洲面积和轮廓图
情景对话:
师:刚才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同学们继续发扬。你们知道七大洲的面积吗?你能从这幅图中获取什么信息呢?(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交流后回答)
生1: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是大洋洲。
生2:七大洲面积的排序是亚洲面积最大,第二的是非洲,北美洲第三,……
师: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按照他们的面积大小排序进行记忆,他们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生: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师:如果加个横批吗?
生:七大洲。
师:七兄弟形状各异,怎么记住他们呢?我们来观察他们的轮廓,你们说南极洲像什么呢?
生:像一只仙鹤。
师:北美洲的轮廓像什么呢?
生:像一只松鼠。
师:我们能不能用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记住他们呢?
情景六:(巧手画世界,我来画一画)多媒体出示动画。
师生共同随投影上的画笔,画出七大洲的轮廓,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世界,发放题签。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看谁画的又快又好。
(设计意图:通过巧画七大洲,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动手能力)
情景七:(大洲自述,相信我能行)多媒体出示七大洲地图。
友情提示:按第一人称自述。
例如:我是大洋洲,七兄弟中我最小,我主要位于东半球,我的北面是……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利用学过的知识,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归纳并流畅地叙述起来)
师:哪位同学能来说一说。
生:我是亚洲,我位于东半球,我是七兄弟中的老大,我与小六欧洲肩并肩位于亚欧大陆上。
……
问题三:四大洋
情景一:多媒体出示四大洋面积图。
师:刚才我们对大洲的位置分别做了详细地了解,在大洲外这么广阔的区域是什么呢?
生:大洋。
师: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大洋,你们知道是哪四大洋吗?
生: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师:请大家观察地图,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生: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第二大的是印度洋,最小的是北冰洋。
师:我们能不能按照记忆七大洲面积的方法记忆四大洋面积的顺序?
生:太大印北。
师:同学们,请依据四大洋的面积计算一下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有多少?
生:3.61亿平方千米。
师:再来计算一下它占地球总面积的百分比。
生:71%。
师:那么,陆地占多少?
生:29%。
师:所以,我们说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比例是怎样的呢?
生:大约百分之七十的是海洋,百分之三十的是陆地。
师:对!也就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地球村共有60亿人口,却居住在只占29%的陆地上,为此,地球将承受多大的压力呀。同学们,你们不想为此说点什么吗?
过渡到情景三:情感提升
(设计意图:主要从情感上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开拓精神)
生1: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
生2:我们可以开发海洋资源,为我们人类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
……
师:大家说的很精彩。因此我们应珍惜人类这惟一的家园,充分享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空、森林和海洋,用心爱护我们的地球,使其永远蓝天白云、杨柳依依,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机会继续沐浴着这份美丽,使我们的家园永远健康、美丽、生机勃勃。
问题四:多媒体出示麦哲伦环球之旅图。
情景一:
师:探秘了七大洲、四大洋,下面我们随麦哲伦的船队实地考察一下。麦哲伦的出发点位于哪个大洲?
生:欧洲。
师:他都经过了哪些大洲和大洋?
生:从欧洲跨大洋洲,经南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然后到达亚洲东南部的菲律宾群岛进入印度洋,接着经过非洲南部的好望角又回到了大西洋和欧洲。
情景二:(大显身手,我来做一做)多媒体出示课堂检测。进一步检查学生对这一节课的掌握情况。学生抢答。
情景三:我探索,我快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景四:是真是假,我来辨一辨。(训练学生学以致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针对性地练习来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并做到堂堂清。也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后实践指导,把理论真正落实到生活实践中。)
问题五:学习小结,我来妙梳理。
小结,学生谈感受、收获。知识点进一步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学以致用,进行有效的课后实践,理论联系实践。
五、回顾反思:
各环节我力求在知识的一步一步地深入中过渡到下一环节,最大效能地利用仅有的教学资源。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用自己的亲和力感染学生,创设情境,有效启发、引导,全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并在课堂上努力做到以知教人、以智育人、以情动人。努力培养他们的地理能力和学习习惯,并能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来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点评:
这节课的设计符合学生的思维和心理发展过程,符合新课程理念,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是一节清新流畅,层层递进,水到渠成的好课。
在教学过程中,邵老师善于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激活学生思维。“地球”“水球”之争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动态的地球、慧眼识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抢答、归纳记忆、填图、巧手画世界等方式的反复训练,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地图提取信息,运用数据分析规律,培养了学生观察、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的能力。课堂上采取的小组讨论、小组竞学、个人抢答的形式,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声情并茂的感情提升,是老师亲和力的有力展现,师生、生生在融洽的氛围中相互交流,探求新知,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教案   地理   初中地理   七年级地理   海陆   麦哲伦   北美洲   大洋洲   大洲   上册   陆地   情景   海洋   面积   课堂实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