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复习教案(旧人教版)

1、社会经济的 速发展
2、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动
3、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4、教育事业的进步
5、夏商科技文化成就基础
二、科技文化的繁荣
1、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
(1)老子和《道德经》
① 称谓:李耳,又称老聃,春秋末年楚国人,道 家学派创始。
②精华部分:《道德经》包含有朴素有辩证法思想,它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
③ 消极方面:主张"无为"和"小国 民"(理想国),表明奴隶制是一种过时的生产方式
(2)孔子:
①称谓:名李耳,又名老聃,春秋末年鲁国人。
②大思想家:创立儒家学派,提出"仁"的学说(思想核心);主张以德治民。后经西汉儒生董仲 的发展,成为我国xx多年封建社会的统治工具。
③大教育家:首创私学,扩大教育对象,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格局;总结出了一 教与学的原则;培养了一批学生。为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④晚年:编订了文化典籍《诗经》、《尚书》(上代的书)和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对保存古代文化做出了贡献。
(3) 百家争鸣:
①形成条件:
封建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历史经历着划时代变革提供了土壤
教育发展造就了大批思想家
各国纷争提供了思想自由的环境
②概念:战国时期,面对历史的划时代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驳别人的主张,形成诸子百家展开"百家争鸣"局面。
③概况:
名称 代表人 主 张 评 价
墨家 墨 子 "兼爱"、"非攻"、节约、反对浪费。选举贤能。 墨子是小生产者的代言人; 战国时代,封建经济初步形成,小生产者队伍扩大,他们要求提高政治地位,墨子主张选举贤能; 他们要求摆脱贫困,渴望温饱,墨子主张节约,反对浪费; 他们 恶战乱,反对相互掠夺,渴望有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 境,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这些主张在当时是比较进步的,但"兼爱"主张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时代是无法实现的
儒家 子 荀 子 "仁政"说。民贵君轻。劳心者治人。人力能够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他政治思想的基础是" 民";"仁政"主张的实质是 和阶级矛盾,维护剥削阶级统治;宣扬的"劳心者治人"是为统治阶级 护。 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与孔子合称"孔 "。 他的思想反映了战国人们对自然斗争力量的增强,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封 建经济的愿望。
道家 庄 子 鄙视宝贵利禄,痛恨社会不公平现象。"有用"不如"无用" 面对历史的巨变,他感到无能为力,其思想比老子更消极,反映出没落奴隶主贵族的颓 情绪;他鄙视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有一定进步性。他与老子合称"老庄"。
法家 韩非子 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他是新兴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其政治主张反映了新兴 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并成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最有用的思想理论;它充分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韩非子的主张被后来的秦始皇所采纳
兵 家 膑 集中兵力,分散敌人兵力,发少胜多,发弱胜强。 这是当时封建诸侯集团 据混战的反映。

④ 实质:战国时期历史的巨烈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⑤ "百家争鸣"局面的结束:
秦 六国,统一全国后,依据法家思想,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百家争鸣"已不利于刚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统治;
儒家学派的一些人攻击郡县制,谩骂秦始皇。为了打击六国旧势力和地方割据势力,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
3、科学技术:

春 秋 战 国
天 文 记录了37次日食;公元前6xx年(公元前7世纪),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 楚国人甘德、魏国人石申著世界上最旱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记录了800个恒星和五大行星的运行情况及出没规律;
历 法 测定了冬至和夏至日期 已测定了一年的主要季节
数 学 九九 法表
医 学 扁鹊创四诊法;医学著作《内经》; 出现分科治病
公输 制造飞鸟和木人驾 木车马,建造房屋,改进生产工具。
(春秋时期鲁国科技成就最多)
4、文学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教案   历史   高中历史   高一历史   韩非子   墨子   道德经   楚国   儒家   地主阶级   百家争鸣   旧人   封建   春秋   战国时期   思想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