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学习目标
 1.把握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替、时期特征。
  2.把握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3.把握民族大 融合的特点、意义。
二、学练 提纲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目,能独立完成的先独立完成,遇到疑难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
(一)想一想
1.鲜卑族的孝文帝为什么要实行“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的改革?

2 .孝文帝为什么一定要迁都洛阳?为什 么要精心安排这种“计 谋”?

3.课本p93页欣赏与思考

(二)试一试
1.你能依照课本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简要说说这一时期南北方政局的更迭情况吗?并概括一下这一时期北方政局的特征。
2.阅读课文“孝文帝改革”内容 ,试制作“孝文帝改革表”。
背景 内容 作用
  
3.阅读“民族大融合”的内容,试概括民族大融合的特点与作用?

(三)练一练(1-13为必作,14、15为选作)
1、北朝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
a、氐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匈奴族
2、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
a、统一黄河流域                  b、北方民族大融合
c、完成封建化                    d、阶级矛盾缓 和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    )
①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②加强对中原的控制 ③从事农业生产 ④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来源:学.科.网z.x.x.k]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c、加速北方封建化进程            d、恢复北方的农业生产
5、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b、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
c、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d、符合封建者根本利益
6、北方民族大融合在社会生活方面的突出事例不包括(    )
a、胡人汉服      b、汉人胡食     c、实行 均田制     d、汉族改变席地而坐的习俗
7、493年,孝文帝借举国南征而迁都(    )
a、平城          b、洛阳         c、长安           d、许昌
8、冯太后改革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三长制       b、俸禄制       c、均田制      d、改官制
9、西晋到隋统一前的时段,北方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民族交往     b、民族冲突     c、社会改革    d、民族大融合
10、五世纪末,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是(    )
a、曹操        b、诸葛亮        c、孝文帝     d、刘备
1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意义在于(    )
a、巩固统治      b、加速经济发展      c、促进民族融合     d、推动文化发展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原因是(    )
a、安定的政治局面              b、少数民族对汉族文化的仰慕
c、北魏孝文帝的政策            d、各族人民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往来
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战     b、政权分裂与社会的倒退
c、民族大融合与逐步走向统一       d、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
14、材料解析: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 为跋。魏之先(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首位)也,应改姓元氏。”
请回答:
(1)魏主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

(2)诏令提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意图何在?

(3)这次改革被称为什么改革?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15、简答题:
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文化措施,谈谈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对今天的改革有什么指导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教案   历史   初中历史   七年级历史   黄河流域   均田制   汉族   民族   洛阳   北魏   政局   少数民族   时期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