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名师导航
知识梳理
    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时间:        。
    2.位置:        。
    3.修建主持人:                      。
    4.结构:        、        、        。
    5.工作原理:“        ”,使江水从两边分流,东边的        用于灌溉,西边的        用于分洪。
    6.历史地位:        年前的都江堰,代表了我国当时        的先进水平。
    二、神奇的编钟
    1.编钟的用途:是周朝贵族在        、        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
    2.演奏特点:音色清脆洪亮,深沉而又柔美。
    3.编钟的构成:把几件        组合成一套,它们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称为        。
    4.艺术魅力:        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音域宽广深厚。
    5.意义:表明        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
    根据示意图或实物模型、资料片等方法,辅以教材文字,分析都江堰的工作原理,总结出该工程的特点是重在疏导、设计科学、效益最好、历史久远。它是人类征服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成功典范。
    可以采用丰富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或模型,创设情境,加强感性认识,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力和对美的追求。

疑难突破
    1.都江堰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以及都江堰修建的意义
    都江堰是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父子设计修建的。在结构上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第一,分水鱼嘴,即分水堤。它的作用是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分出内江和外江。第二,飞沙堰,即溢洪道。其主要作用是确保洪水期内江水通过堰顶溢入外江,减少内江水流,达到分洪减灾的目的。第三,宝瓶口,即引水口。其主要作用是,将内江水从宝瓶口引入,流向成都平原,达到灌溉的目的。
    意义:第一,防洪、灌溉并举,改变了岷江两岸西涝东旱的局面。第二,工程的修建方法为疏导,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第三,积累了经验,形成科学的治水方法,代表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第四,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和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
    都江堰结构合理,设计严谨,各部分都有严格的分工和职能,各部分之间相依相存,奇巧科学。探究其意义,可从都江堰的功能、修建方法、治水方法以及历史地位四个方面回答。
    2.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编钟的特点
    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古乐器中的珍贵艺术品。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规模大,结构复杂。全套编钟共8组,65件,钟架由245个构件组成,排列有序,坚固稳定。第二,设计精巧,艺术价值高。钟面有装饰,钟架梁上有彩绘、花纹、浮雕,精美细致,工艺非凡。第三,音色多而清脆,音域宽广,悦耳动听,能奏出中外多种乐曲。编钟上刻有乐律铭文,留下了宝贵的乐曲财富。从编钟的特点可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中国XX年前音乐的高水平。
    从规模结构、艺术价值、音色音域三个方面去概括。

问题探究
    问题:为什么都江堰能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从都江堰的功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设计建造的科学性和历史地位四个方面去总结原因。
    探究:①防洪、灌溉并举,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②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③具有科学性,并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利工程水平。④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勇敢,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教案   历史   初中历史   七年级历史   岷江   都江堰   随州   音域   先民   自然环境   音色   江水   智慧   自然   方法   编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