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教学过程:

  事先安排学生搜集资料

  导入:课上教师首先介绍全球当前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此部分内容可以参考本资源库中的扩展资料部分)  

  思考并讨论: 1.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2.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和根源是什么? 3.产生这些环境问题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4.面对这些问题该怎么办?

  分组发言:向全班介绍本组的收集结果。

  讲述与讨论:理解可持续发展是人粪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1)讨论

  ①将全班以4 5人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

  ②讨论以下问题: 环境问题的由来和产生的根源 ;环境保护的措施和途径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现有的发展模式,将会产生什么结局 ;人类发展模式的思考 。

  (2)提问并总结

  ①每组选举一名代表做本组讨论的总结发言;

  ②各组学员可就每一专题提问,由这一专题所在组的学员回答他们的讨论结果。

  讲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与由来 (此部分内容可以参考本资源库中的扩展资料部分)  

  可持续性的思想和概念源远流长,不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各国都保持有传统的“永续利用”思想的历史。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其产生的背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已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悲观主义者描绘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讨论。

  伴随着人们对公平(代际公平及代内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目标的认识的加深,以及范围更广的、影响更深的、解决更难的一些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消失等)开始被认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80年代逐步形成。

  人们承认面临的严重危机,但可以通过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来解决。1980年3月5日,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需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1987年,该委员会把长达4年研究、经过充分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模式。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通过了由各国首脑签署的《21世纪议程》,正式确认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小结:分组小结如何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全班交流:(此处可以参考扩展资料《保护地球的种种方法》)

  形成班约的形式,约束每一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教案   化学   高中化学   高一化学   联合国   全班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公平   人类   思想   环境   全球   资源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