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及物态变化》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声现象及物态变化
  (一) 声现象
  1. 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 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 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 声音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 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二)物态变化
  1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温度计
  (1)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3)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
  ① 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②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5.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① 离开人体读数
  ② 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 无 —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 无 —30 —50 1 同上
  6.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7.熔点和凝固点
  (1)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2)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3)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8.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9.蒸发现象
  (1) 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10. 沸腾现象
  (1) 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11. 升华和凝华现象
  (1)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 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
  12.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教案   物理   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   凝固点   物态   现象   熔点   复习资料   温度计   回声   噪声   物体   期末   液体   温度   声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