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溪夜行》阅读附参考答案

  耒阳溪夜行 戎昱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1.试分析本诗前六句,体味作者在诗中寄寓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并说明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

  2.本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

  1.作者在诗中寄寓了一种归家的喜悦之情。作者把这种喜悦之情融入一幅清幽独绝的月夜旅行图里。作者在夕阳中登上归家的船,心里自然充满了喜悦。路转船行,来到幽深的溪谷。此时万籁俱寂,只有溪水在船下流淌;明月已升起,挂在高高的山岭上的树梢上,望着那轮明月,诗人心中溢满了回家的喜悦。即使岚气飘入船间,霜华沾湿了衣服,诗人也没察觉,或者说没有去理会,完全沉浸在回家的喜悦中。

  2.第一句中的.“归”字是本诗的感情基础,飘泊在外的游子,回家时的心情是无比喜悦的,李白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兴奋另外,诗歌写景是为了抒情,要通过联想和想象,仔细品味出其中的感情

  最后两句诗运用了衬托(反衬或以哀写乐)手法猿声凄惨,但在这归家的晚上,听到它,唤起的不再是离愁别绪,从而衬托出心中的喜悦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教案   语文   阅读答案   耒阳   猿声   万籁俱寂   溪谷   明月   诗人   喜悦   感情   心中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