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4.7神奇的“眼睛”》教案(简案)


[目标要求]1. 知识目标: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简单组成和用途;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科技的持续发展将加深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合作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热爱科学,愿意主动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增强竞争意识。[教学过程]难点:理解各“眼睛”的成像原理 [教学过程]引:            结构:凸透镜 一、放大镜  原理: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原理:目镜   凸透镜 二、显微镜        物镜             原理::物镜放大的实像;目镜再实像放大的虚像            400多年前,荷兰的詹森13岁。
、       原理: 目镜   凸透镜  三、望远镜         物镜             原理::物镜缩小的实像;目镜再实像放大的虚像             利波波塞的荷兰眼商人1609伽利略(一凸一凹) 四、照相机   结构:镜头(凸透镜)、快门、光圈、调焦环、胶片 原理: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全身像变为半身像如何调节? 一、投影仪:结构:镜头(凸透镜)、平面镜、屏幕 原理:物体在一倍、二倍焦距之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平面镜改变光路  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教案   物理   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   实像   平面镜   凸透镜   虚像   物镜   目镜   荷兰   焦距   神奇   原理   眼睛   目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