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现象》

课题

第九章:电与磁   第一节:磁现象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

2.知道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了解磁化现象。

过程方法:

体会运用实验来研究、感知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对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

学习重点

磁性、磁化的概念,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学习难点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现象

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与

媒体

铁架台、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磁针、铁屑、铁钉、软铁,多媒体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依据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6min)

〖师〗上几章我们学习了“电”的知识,知道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并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现象进行了解释,下面我们要学习一个与电联系非常紧密的现象,那就是“磁”现象,我们把这一章叫做电与磁。(板书课题)

大家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

1.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为了防范刺客,聪明的工匠们修建了奇特的阿房宫的北门,一旦有人身怀铁器,立刻就会被发现。这是怎么回事呢?

2.在加拿大东海岸,有一个神奇而令人生畏的世百尔岛,来往的船只只要一靠近它,不但指南针失灵,还会把船吸向海底,造成触礁沉没。

学习了今天这一课,我们就会明白中的原因了。(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磁现象(20min)

1.磁体:有一种物体,本身就有吸铁的性质,我们把这类的物体叫做磁体。(结合故事一)

师生讨论、回答

学生听讲、思考

学生回答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

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利用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

2.磁极:在磁体上,不同部位吸铁能力是不同的,我们把吸铁能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磁体上一般有两个磁极。

【演示】条形磁铁对铁进行吸引,观察磁铁的不同部位所吸铁屑的多少。

【问题】磁铁的不同部位,对铁的吸引力是一样的吗?

【结论】磁铁的两端对铁的吸引力大,中间小,所以我们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

【练习】有两根外形一样的钢棒,甲靠近乙的中间有吸引力,而乙靠近甲的中间则没有吸引力,试判断哪根钢棒有磁性,哪根没有磁性?

3.磁体的指向性:

【演示】把一个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发现它的一端总是指南,另一端总是指北。

于是人们根据这个现象,将磁体的两极进行命名:

南极: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一端叫做南极(s极)

北极:磁体静止时指北的那一端叫做南极(n极)

〖介绍指南针〗

指南针就是一个小磁针。

1.它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2.它对航海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渗透思想教育。

〖郑和下西洋〗图片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演示】把两块条形磁体的不同磁极互相靠近,观察它的转动情况。

【结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应用】检验物体是否是磁体的又一方法。

(二)磁化(10min)

【问题】条形磁体是钢做的,原来没有磁性,怎样使它现在具有了磁性呢?

1.使它具有磁性的方法很多,但很明显它原来没有磁性,现在获得了磁性,我们把它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演示】钢针原来没有磁性,在磁铁上按一定的方向摩擦几下,它就具有了磁性,能单独吸引一些小的区别针。

软铁原来也没有磁性,在软铁上方旋转磁铁,此时软铁具有了吸小曲别针的性质,则软铁具有了磁性,可将磁铁取下后,软铁就不再能吸引区别针了,就明此时它又失去了磁性。

【结论】能够被磁化的材料叫做磁性材料。如钢、铁等。有的磁化后能长时间保持磁性,我们称之为硬磁性材料;而有的磁化后不能长时间保持其磁性,我们将其称之为软磁性材料。

磁卡、录音带、钢、铁,它们原本没有磁性,它们在磁体与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并能长时间保持,它们是硬磁性材料还是软磁性材料?

【问题】软磁性材料有什么用途吗?

可以用于电磁铁的铁芯,需要有磁性时就有,需要它无磁性时就无,非常听话,应用也很广泛。

2.磁体的分类:

(1)按磁体的来源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

天然磁体:就是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磁体。

人造磁体:经过人们加工而成的磁体。

(2)按形状来分可分为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小磁针。

条形磁体:长条形状的磁体。

蹄形磁体:马蹄形的磁体。

小磁针:针状的磁体

(3)按磁化后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永久性磁体和暂时性磁体,也叫硬磁体和软磁体。

(三)思考与练习(略)

学生观察、并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生讨论

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讨论、回答

师生讨论

尽量增大实验的可见度

小知识后紧跟练习,可以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指向性为定义两极打基础

增强民族自豪感

宜用两个大小相似的磁体做实验,否则容易条形磁体容易把小磁针磁化

为讲硬磁性材料和软磁性材料打基础

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意识

有对事物科学分类的意识,培养分析问题的好习惯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磁现象,明确了一些关于磁现象的基本概念,知道了磁体、磁极、磁化。

磁体按不同的情况可以分为若干类,磁极只有两个,是根据其指向性命名的,磁化的现象也很多,生活中己把它作为记录信息的一个载体看待、使用了。

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

教学流程

第一节  磁现象

一、磁现象

1.磁体;

2.磁极(南极、北极);

3.磁体的指向性;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二、磁化: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具有磁性的过程

该课内容较多,比较零碎,各部分知识内部联系比较紧密,环环相扣,需要我们明了知识内容间的逻辑结构,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尽量排好顺序。

由于磁现象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认识起来不会存在什么大的困难,但它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还很肤浅,有的还不统一,所以加强演示实验还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生活中一些记录磁信息的东西,学生比较新奇,他们见得也不多、不全,我上课时都拿一些磁卡之类的东西展示,学生的兴趣能得到很好地提高,这是个省力又能取得不错效果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教案   物理   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   磁针   南极   磁极   现象   磁体   条形   相互作用   磁铁   磁性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