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群之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导读:黄帝的做法让我们明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要妄自尊大,要虑心向他人请教,要时常自我反省,自我完善。

  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大隗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③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④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⑤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

  ①大隗:传说中的神名。②具茨:山名。③涂:同“途”。④奚:何,什么。⑤害马:本指损伤马的自然本性。这里指危害马群的劣马,也即害群之马。后凡足以损害同类或团体的'人都称为害马或害群之马。

  【译文】

  黄帝要去具茨山拜见大隗,恰好遇到一个放马的孩子,黄帝就向他问路说:“你知道具茨山吗?”小孩儿说:“是的。”黄帝又问:“你知道大隗所在的地方吗?”小孩儿说:“是的。”黄帝说:“这孩子真与众不同啊!不只知道具茨山,还知道大隗所在的地方。请问如何治理天下呢?”小孩儿拒绝回答。黄帝又问,小孩儿才说道:“治理天下,和牧马有什么不同呢?也不过是除掉害群之马罢了。”黄帝(听了后)拜了两拜,又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天师”而退去。

  【阅读训练】

  1.解释:

  (1)将(2)然(3)徒(4)去

  2.翻译:

  (1)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2)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3.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要,打算(2)是的(3)只,仅仅(4)除去,除掉

  2.治理天下,和牧马有什么不同呢?

  黄帝(听了后)拜了两拜,又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天师”而退去。

  3.对有损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团体或个人,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二:

  1、选出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组(3分)

  A.非徒知具茨之山徒以有先生也B.小童辞旦辞爷娘去

  C.称天师而退不能称前时之闻D.请问为天下号为张楚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适遇牧马童子

  (2)若知大隗之所存乎?

  3、黄帝的做法对我们有什么启发?(2分)

  参考答案:

  1、A(3分)

  2、(1)正好遇到放马的小孩

  (2)你知道大隗在什么地方吗?(每句1分,共2分)

  3、示例:黄帝的做法让我们明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要妄自尊大,要虑心向他人请教,要时常自我反省,自我完善。(本题2分,其它角度也可以,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教案   语文   阅读答案   害群之马   稽首   妄自尊大   天师   小童   小孩儿   黄帝   原文   做法   小孩   答案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