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与辱阅读练习及答案

  “荣”与“辱”

  ①“荣”与“辱”,在人的生活中,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荣”,免受“辱”,并将“荣”和“辱”作为行事为人、判断取舍的标准。

  ②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荣”,什么是真正的“辱”呢?

  ③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 ……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诵。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

  ④林则徐有诗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提出了一种新的荣辱观。个人的荣辱与国家民族的荣辱是息息相关的'。当国家受到侵略,人民遭到蹂躏时,个人也就没有什么“荣”可言了。只有我们的祖国繁荣起来,强大起来,每个人才能昂起头来生活。

  ⑤“荣”与“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萧伯纳说过:“一个人是的,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受到些“辱”,但只要把“辱”作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便会摆脱“辱”,最终获得“荣”。

  ⑥一个人具有怎样的荣辱观,便决定了他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对于我们青年来说,所谓“荣”与“辱”,就是反对无所作为,不劳而获,提倡奋发向上,努力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出自己的聪明和才智。 (选自《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第六册 有改动)

  1.(1)请为第3段补写一个名人的例子作为正面论据。

  (2)第3段从反面进行论证的作用是什么?

  2.第4段中心句是。第5段画线句主要阐明的观点。

  3.从全文来看,“知荣辱”对做人有什么重要性?

  答案:

  1.朱自清不吃美国救济粮。 通过正反对比使论证更加周密,更加深刻。

  2.个人的荣辱与国家民族的荣辱是息息相关的;“荣”与“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知荣辱”是“做人”的标准或对“做人”起决定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教案   语文   阅读答案   利国   萧伯纳   救济粮   摧眉折腰   高官厚禄   条件下   息息相关   荣辱   祖国   答案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