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中凝聚不屈的力量》阅读答案参考

  悲痛中凝聚不屈的力量

  ①当阳光再临大地,时针指向2008年5月19日4时57分40秒,天安门广场,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下降。

  ②当笛声警报长鸣,13亿中国人齐身肃立,低首默哀,历史定格在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

  ③这一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神州共悲;这一刻,山峦无语,江河呜咽,举国同哀!为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的同胞失去的生命,为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的同胞遭受的灾难

  ④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举行的全国性哀悼活动,也是第一次为自然灾害中罹难同胞降半旗志哀。

  ⑤我们向遇难同胞致哀!向那些在黑暗中寂灭的生命致哀!截至5月19日12时,汶川大地震已造成34073人遇难,而这冰冷的数字还在无情地增长。他们是父亲、母亲、儿女、兄妹,是我们血脉相连的骨肉同胞,是共和国无法割舍的挚爱。这份痛楚,将由13亿中国人共同承受;这份哀伤,将由中华民族一起分担。

  ⑥我们向遇难同胞致哀,向那些与死神不屈抗争的生命致敬!汶川大地震,是对脆弱生命的无情摧残,也是对生命意志的永恒见证。残垣断壁之下,多少生命依靠顽强的信念苦苦支撑,不管是否创造了生命奇迹,但他们都与死神搏斗过,与命运抗争过。他们的执着,他们的不屈,他们的坚韧,他们的渴望,都将作为人类的共同记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生命里。

  ⑦我们向遇难同胞致哀,向那种生死瞬间的人间大爱致礼!山崩地裂,造成了狰狞恐怖的自然断裂,却也呈现了可歌可泣的挚爱真情。在灾难来临的瞬间,多少人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在生与死的边缘,多少人将死的选择留给自己。让我们记住他们的爱,记住这些普通生命绽放出的温暖光辉,记住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精神疆界。

  ⑧一个文明进步的现代社会,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党,必定把人的生命置于最高的价值地位。因为每一个公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失去任何一个生命,都是国家的损失,都是民族的哀伤。尊重生命,铭记苦难,将使一个国家在挫折中奋起,将让一个民族在磨难中前行。

  ⑨7天7夜,气壮山河的生死营救,感天动地的举国驰援,爱心涌动的无私奉献,激发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再现了我们民族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历史会证明,地震能摧毁一些东西,但它必将以另一种形式重塑。

  ⑩救援还在继续,挑战仍在眼前。愿全民哀悼凝聚起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顽强信念,用我们的不屈斗志和实际行动激励国人,告慰逝者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18.这是一篇情感凝重、感同身受的文章,全文围绕悲痛中凝聚不屈的力量这一主题,饱含深情地抒写了 和 两个方面的内容,表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在挫折中奋起,在磨难中前行的光荣传统。(2分)

  19. 第④段中写为在自然灾难中遇难同胞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和下半旗志哀,在我国还是第一次,这一举措意味着什么?(2分)

  20. 第⑨段写道它必将以另一种形式重塑,试问,汶川大地震为我们重塑了什么? (3分)

  21.运用排比,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任选一处,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品析:

  ((3分)

  22.汶川大地震后,学校开展了以加油,四川、加油,中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面对正在重建家园的同胞,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3分)

  答案: 18.突出孩子在妈妈的关爱中成长。

  19.略

  20.表明妈妈希望女儿能长久的依恋自己的情感。

  21. 我真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分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教案   语文   阅读答案   悲痛   和衷共济   汶川   震中   中华民族   同胞   灾难   大地震   大地   答案   力量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