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友好交往礼为先》复习资料

学习的目标
1、 懂得什么是礼貌,在人际交往中礼貌的作用;
2、 理解礼貌语尊重之间的关系。
3、 了解对人有礼貌的主要表现、礼貌的意义;
4、 知道什么是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礼仪的作用;
5、 了解个人礼仪的主要要求;
6、 掌握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
7、 知道与不同民族的人交往应该注意的事项。

1、什么是礼貌?
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
2、礼貌的作用是什么?
(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
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我们讲文明、有礼貌包含着对他人的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的品质,这不仅是对他人人格的尊重,也是对自身尊重的一种体现;
(2)礼貌是文明的体现。
礼貌满足的是自尊与他尊的需要,是否文明礼貌,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有了礼貌,就有了与人交往的亲和力。
3、为什么说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礼貌与尊重的关系)
因为,礼貌是行为规范,是道德准则,是友好交往的基础;礼貌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我们讲文明、有礼貌,包含着对他人的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的品质。这些优良品质是通往友好交往的道德桥梁。如果对人有礼貌,就会对人造成伤害,妨碍我们与人交往。
4、对人没礼貌的害处:
(1)不利于我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
(2)对人没礼貌,会对人造成伤害,妨碍我们与人交往。
(3)对人没礼貌,会直接影响社会风气的改善,影响国家与民族的尊严。(4)如果对人不礼貌,就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影响正常交往;也会伤害自己,贬低自己的人格,损害自己的形象。

5、对人有礼貌的表现:
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正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养。
(1)文明用语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一声得体的“谢谢”,能让人感到暖意融融;(2)态度亲和,能使我们增添交往的魅力,也是文明礼貌的重要内容;(3)举止端庄,是我们要培养的良好行为方式。它能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反映我们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
6、礼貌用语的要求(表现):
①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②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③与人交谈时,要谦逊、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说大话。
7、服务员的微笑服务给我们什么启发?
对人有礼貌表现之一就是态度亲和,微笑体现了我们的真诚、心灵的美善、对人的尊重,是态度亲和的具体表现,它能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使人乐于接近,还可以化解矛盾。微笑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能够使人际交往更和谐、更融洽。在日常交往中要始终坚持以礼待人。
8、为什么说举止端庄是我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举止端庄主要指哪三个方面?
举止端庄,是我们要培养的良好行为方式。它能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反映我们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文明礼貌要通过端庄的举止来体现,注意举止的规范是我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
一是个人容貌是否清洁;二是服装是否整齐大方;三是行为举止是否规范。
9、为什么说是否文明礼貌,决不只是个人私事?
礼貌是文明的体现。在待人处事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以礼相待的需要,礼貌在满足人的这种需要的同时,更满足了人的自尊。因此,是否文明礼貌,决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我们有了礼貌,就有了与人交往的亲和力。
10、为什么说“礼貌是尊重”?
①礼貌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②对人礼貌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③礼貌待人也意味着宽容他人;④礼貌待人意味着与人友好相处;⑤对人礼貌是一个人道德素养的重要体现。
12、对人有礼貌的具体做法:
①当你面对他人批评时—不要委屈,要提醒自己“闻过则喜”;②当你和同学有矛盾时——不要伤心,要懂得矛盾无所不在;③当有人对你不满时——不要生气,要自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④当你做错事时—不要内疚,要记住“吃一堑,长一智”;⑤当你对他人表现不满时——不要愤怒,要知道“得饶人处且饶人”;⑥当你对新环境不适应时—不要焦虑,要相信“人最终能战胜环境”。
13、日常礼貌用语的表达:
日常礼貌用语大体分为见面语、感谢语、致歉语、告别语。
见面语:早晨或晚上见面时,互问“您好”;初次见面认识,主方可用“您好”、“很高兴和您认识”,被介绍的一方可用“请多多关照”、“请多多指教”。
告别语:分别时说“再见”、“欢迎您下次再来”,特定情况的告别可用“祝您晚安”、“祝您健康”、“祝您一路顺风”。
感谢语: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说“谢谢”、“让您费心了”、“多亏您的帮助”。
致歉语:有求他人时说“麻烦您”、“劳驾”、“请帮助”、“拜托了”;打扰别人时,说“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等;接受对方道谢或道歉时,回答“别客气”、“不用谢”、“没关系”、“请不要放在心上”,等等。
祝福语:祝您万事如意、心想事成、马到成功、新年快乐、生日快乐、合家欢乐、祝您身体健康,等等。
14、礼仪是指各种礼节和仪式,包括社会交往中自然形成的各种文明举止。
礼仪的特定要求——就个人礼仪来说,要做到: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当、表情自然、行为检点、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讲究卫生等。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是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它能展示我们内心的自信,蓬勃的朝气、振奋的精神,有助于强健我们的身体,还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15、讲礼仪的重要性(作用):(1)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2)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回事我们变的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利益素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的要求。
16、社交礼仪涉及交往的方方面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要求。例如,握手、待客、接听电话等,都有相应的礼仪要求。
握手:(1)与同学握手:如果两个人比较熟悉且感情比较激动时,握手的力度可以大些,握手时间可以长些,并可双手加握。(2)与长辈握手:若对方是长辈或上级,则用力应稍小,否则给人一种强迫的感觉。与晚辈或下级握手可适当用力。(3)与异性朋友握手:女方首先伸手。男女之间,当女方伸出手后,男方再伸手轻轻地握。如果女方不伸手,或无握手之意,男方可点头示意或鞠躬。不要贸然伸手,让女方有非握手不可之感。
待客:待客的礼仪:当得知客人要来访时,应将室内打扫干净,收拾整齐。客人来时,要及时开门表示欢迎;然后请客人就座,送上茶水。对熟悉的客人可以随便些,对初次登门的客人则尽可能消除其陌生感,使之愉快、自然。交谈时,可以寻找一些双方都熟悉的和感兴趣的事作为话题。客人离开时,应有礼貌地送到室外,并打招呼“欢迎再来”。
接听电话:(1)接电话的时候要学会说“您好”、“请问”、“请等一下”这样的礼貌用语。
(2)接电话时声音要放轻一些,不要在电话中大声嚷嚷。(3)接电话时要有问有答,回答问题时要大方,不可以长时间不回应对方问题,也不要在不知如何回答时,把电话一扔跑到别处去。(4)打电话时要先报上自己的名字,并说明要找的人。(5)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接电话。(6)挂话筒时,要轻拿轻放,不可以摔话筒,或重重地挂电话。(7)接打电话时,要学会说“再见”,然后再挂电话,不要只管自己讲完就挂电话。(8)要注意打电话的时间,通话时间不可太长,也不要选择太早或太晚的时间打电话,以免影响别人休息。
17、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是展示我们优雅风采和高尚品德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与他人顺利交往的前提。
18、在与少数民族交往时,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要“入乡随俗”,尤其不能违反民族禁忌,因为这会伤害民族感情,妨碍交往,影响团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教案   政治   初中政治   八年级政治   文明礼貌   复习资料   亲和   女方   端庄   素养   举止   礼貌   友好   礼仪   道德   民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