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1)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孟子·尽心上》)

  (2)归,还也。有,实有也。言窃其名以终身,而不自知其非真有。或曰:“盖叹世人莫觉其伪者。”亦通。旧说,久假不归,即为真有,则误矣。(《孟子集注》)

  (3)正义曰:此章指言仁在性体,其次假借,用而不已,实何以易,在其勉之也。而行仁,本性之自然者也。汤、武利而行仁,视之若身也。五霸强而行仁,则力假之而已。然而久假而行之,而不归止,安知其非真有也。杨子曰:“假儒衣书服而读之,三月不归,孰曰非儒也。”亦同其旨。(《孟子注疏》)

  1.出自(1)段文字的一个成语是 ;根据三段文字,(1)段中的“之”指代的内容是 。(2分)

  2.试评析第(2)(3)段文字对第(1)段中孟子观点的不同理解。(3分)

  试题答案:

  1.久假不归;仁义(2分)

  2.前者站在客观的`角度,强调真假之别,指出不仁义的无论经过多长时间都不能变成仁义的。后者认为“假借”紧跟在“性”、“体”之后,也是“行仁”的一种体现;如果一个人能够坚持不懈的实行仁义,就效果来看,与真正具备仁义的人也没有区别。(3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教案   语文   阅读答案   孟子   久假不归   注疏   集注   尧舜   仁义   其名   坚持不懈   真假   答案   文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