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风雨中我在成长》教案

[课题]:挫而不折 积极进取
[内容标准]:一1.4  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二1.3 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容应对挫折和逆境,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 
(二)、能力目标:
  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三)、知识目标:
  知道战胜挫折、磨砺意志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战胜挫折的途径和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因为:    学生只有了解和掌握战胜挫折的基本方法,才会在遇到挫折时冷静分析,找到合适的对策去战胜挫折,并在战胜挫折的过程中经受磨练,走向成熟,成为生活的强者。否则,会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活动引领法、自主感悟法等。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整理勇于战胜挫折的名人、伟人故事,也可以是自己身边感人的故事。
    教师准备:了解掌握中学生日常生活中普遍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调查了解导致中学生受到挫折的普遍因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挫折日记》:
“人生难免有挫折,这话一点都不假。
周一数学课上,错题改了n遍仍然做不对------郁闷、无助;
周二校蓝球队选拔落选,还因为个矮被同学嘲笑-----失望、伤心;
周三英语测试又得59分----无奈、灰心;
……
我的生活怎能这样?!唉----困惑。”
 师:看了这则日记,你有何感想,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挫折?面对挫折你是怎么对待的?
师生共同交流体会引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组内探究
    分组展示,集体探讨
(一)、直面挫折,不畏不惧
※分享残疾姑娘穆建新的故事:
穆建新个人资料:
优秀的残疾人代表;中国第一代残疾大学生;素有“中国第二个张海迪”、“轮椅上的歌唱家”之称;中央电视台等20多家新闻媒体曾报道过她的成长历程;她靠自己的奋斗,先后三次在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中获奖。
穆建新自述:
2岁时,医生告诉我妈妈:你女儿患有先天性软骨营养障碍症。
    7岁时,学校老师拒收我上学读书,妈妈只好去央求领导,总算接收了我,可我的同学像看见怪物一样,不愿跟我玩。
   上大学后不久,父亲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在极度悲伤中,我的病情加重,从此开始了轮椅生涯。
   大学毕业后,县文化馆以我会影响单位形象为由,给我下了通牒——你不用来上班了。
※ 你觉得穆建新在人生道路上碰到了哪些挫折?
小组合作讨论,然后各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师生共同探讨感悟心灵:
很多人遭受这样的挫折都会失去生活的信心,为什么穆建新却能够勇敢的面对挫折呢?
※引用穆建新自己的一段话来激励学生:
无数次的打击让我正视了我的残疾,正视了人们对我的偏见,再碰到挫折我都可以承受了。我还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行了调整,我要在声乐方面有所发展,我要用歌声挑战命运,用微笑迎接生活中的苦难。      
※教师引导:
你所知道类似穆建新这样不惧怕挫折,在挫折中勇敢奋起的人和事有哪些?
学生根据课前的搜集整理以小组为单位进生整合并发布整合结果。
要师生共同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再给以明确:
①贝多芬的故事:
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②孔子在失意的痛苦中写出了
《春秋》
③屈原在流放的痛苦中赋出了
《离骚》
④曹雪芹在家破的痛苦中完成了
《红楼梦》
※经验共享:
以自己所经历的一次挫折为例,谈谈自己对挫折的态度及产生的结果。
※得出结论: 
在逆境和挫折面前,让我们记住: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挫折的勇气和决心。(在挫折面前,如果胆怯、懦弱,经不起考验,向挫折屈服,其结果只能是被挫折所压倒,在生活中将会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失去了奋斗的激情。如果挫而不折,愈挫愈勇,勇敢地去战胜挫折,在生活中将会不断进取,在不断获得的成功中创造出有价值的人生。)
(二)、冷静分析,从容应对
※共同探讨:
某班有两位同学在一次考试中成绩都很不理想,但他们却有不同的态度:
甲同学:一怒之下把试卷撕碎,并发誓再也不学这门课了。
乙同学:难过得流下了眼泪,但他冷静地分析了出错的原因,认认真真地又把试卷重做了一遍。为了加深理解,他还笔记本上记下错题,使这次失败的记录成为鞭策自己的动力。
   以上两位同学对待挫折的态度谁对谁错?为什么?
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然后各组积极展示。
※感悟生活:
 小红因长得太胖而烦恼
 小刚因妈妈偷看自己的日记而苦恼
 小强因父母不和而失去了往日的欢乐
 小博因好朋友不理解委屈
想一想:这些同学的挫折感应怎样克服?
教师提示:可根据亚里士多德解决问题的三段式寻找解决的办法。
   师生共同探讨并明确然后得出结论:
   因为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冷静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选准突破口,采取合适的对策,才能战胜挫折。,在分析时也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振奋精神,鼓起战胜挫折的勇气,树立信心,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三)、自我疏导,自我排解
※实话实说:
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用过的自我疏导的方法。(见教材p102页材料)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听音乐 、 欣赏大自然 、  看画展 、  参加集体活动
  教师讲述:
    当我们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一味地自责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一块绊脚石。面对挫折,我们要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导。
(四)、主动寻求帮助
※出谋划策:
   阿秀向同学诉苦说:“我在学习、生活中有了难题,需要寻求别人的帮助,但有的同学却嘲笑我,说这是没出息、懦弱的表现,为此我很苦恼。”
   请你告诉阿秀:请求帮助是没出息的表现吗?
※小组共同探讨得出结论:
当一个人遭到挫折时,能得到亲人和朋友的帮助,这对增强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勇气,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讲述: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当遇到挫折时,寻求他人的帮助是很有必要的。遇到挫折时不要闷在心里,应该找个朋友倾诉,或者告诉家长和老师,请求他们的帮助。我们要认识到“主动寻求帮助”,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限于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看问题的角度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对问题产生片面的认识,甚至钻了牛角尖而不能自拔,这时,老师、家长或朋友的一席话,就可能会使人产生茅塞顿开的感觉,对我们战胜挫折是十分有益的。
(五)、积极进取,探索创新
※阅读思考:(学生阅读教材p103页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庄纳恩.恩克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是通过201次实验才发现小儿麻痹症的疫苗的。有人问他:“你的最终发现是伟大的,那麽你是如何看待前面的200次失败呢?”他 回答说:“在我的生活中,从来没有过200次失败,我从来不认为我做过的任何事情是失败的,我所关心的是我通过自己所做过的事情得到了什么样的经验?学到了什么知识?我如果没有前面200次经验,就不会得到第201次的成功。”
  1、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 2、恩克对挫折的认识,对其最终战胜挫折、取得成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 3、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向他学习?
 小组探讨,教师指点共同完成上面的问题。
※教师讲述:
    科学家庄纳恩•恩克经历 200 次的失败发现小儿麻痹症疫苗后与他人的对话,展现了他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积极进行科学探索的可贵精神和良好心理素质,揭示了他取得成功的奥秘。
   科学家庄纳恩•恩克成功的经历告诉我们:我们要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挫而不折,不断前进;要突破习惯性思维障碍,积极寻找新方法、新途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取得成功。
三、联系自身实际
※ 想一想
是不是只有这几种方法了?你认为还有哪些战胜挫折的方法?
※ 学生自由发言:
合理的宣泄 、充分的心理准备 、学会幽默自我解嘲  、寻求心理咨询
四、课堂小结
※收获平台:
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学生谈感悟,谈收获,教师最后给予一定的引导启发。
※教师寄语:
我们正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失败和挫折将与我们终生相伴,需要具备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探索创新的热情。只有具备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才能把其当成进取过程中的迂回和曲折,从而避免消极的心理。面对新事物,充满探索创新的热情,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创造,积极寻找新答案、新途径,才能求新求变,不断创新,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取得成功。
五、课堂自测:
  一、选择题
   1、面对人生,有位作家说:“以后还得增力。因为以后还会有艰难险阻,还会有大大小小的挫折。”下列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人世间的挫折太多了
   b、害怕以后再有挫折
   c、挫折不断,增力不已
   d、对人生的各种挫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2、<<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从小双目失明,但她不甘沉沦,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努力学习,拼搏进取,终于成为闻名世界的作家。这说明:(        )
a、要成功一定要有挫折
b、挫折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c、挫折催人振奋精神,变挫折为动力
d、意志坚强的人不畏挫折
3、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一生都在面对挫折。他8次参加竞选8次落选,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有好多次,他本来可以放弃初衷,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不断地与挫折抗争,最后终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这表明:(         )
a、挫折具有消极作用   b、挫折是件好事
c、挫折具有两重性       d、挫折是件好事,但也具有催人振奋的作用
二、思考题
平日里,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学习成绩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没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家庭作业过多,不能按时完成;没有机会显示自己的才能和兴趣;求知欲得不到满足;在人际关系上,交不到知心朋友;经常受到同学的讽刺等等,你认为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不顺心的事?
  解题思路:应从战胜挫折的方法方面来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教案   政治   初中政治   七年级政治   贝多芬   逆境   师生   挫折   风雨   自我   同学   教师   方法   人生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