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国际关系与我国的对外政策

第十二章   国际关系与我国的对外政策
一、本章主要知识点总结
(一)当代国际社会
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关系。
(3)国际关系的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可以表现为共处与竞争、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等。其中,合作与冲突是基本形式。
(4)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
②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和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
(5)国际关系因其主权国家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而变化。
2、主权国家及其权利
(1)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它由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四个要素构成。
①人口:时国家存在的基本要素;②领土:是主权国家存在的依据;③政权:时国家行使统治权的政权机关;④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活,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的因素。
(2)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有:第一、独立权。即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第二、平等权。即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的权利。第三、自卫权。即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第四、管辖权。即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3、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
(1)国际组织
①国际组织是指若干国家或社会团体为特定目的,通过条约或协议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②国家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③绝大多数国际组织在现代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
①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②原则是:主权国家一律平等、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使用武力、不干涉别国内政。
③联合国设有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6个主要机构。
④安理会实行“五大大国一致”的原则。
4、国际法的概念和作用
(1)国际法是各国公认的调整国家关系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简单地说,就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
(2)国际法不是由一国单独制定的,而是各国在相互交往中通过协议方式制定的。
(3)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它对于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有重要作用:
第一、确立辩明国际问题是非曲直的标准和法律依据;
第二、规定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减少国际纠纷;
第三、在国际交往中建立各种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以便明确国际责任。
随 堂 笔 记
 

(二)当今时代的主题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①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②和平的重要性: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③和平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含义:指和平具有现实可能性,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
④战后世界维持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第二、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2)发展问题
①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②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是指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
③当今世界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3)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6、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随着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同时,由于国际矛盾复杂多变,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中重新组合,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大国实力的均衡化使国际格局向多极化转化。
(2)当前世界出现了若干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第三世界、中国。
(3)大国关系的最实质最核心的特征是:伙伴之间平等、不结盟、不针对、不损害第三国。
7、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1)国际竞争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经济竞争、军备竞争、商业竞争、金融竞争和体育竞争等。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它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和资源力七个方面,其中,经济力和科技力已经成为决定性因素。
(3)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世界各国最关心的问题。
(4)注意区别国际竞争的实质、重点、全部内容
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重点是:经济和科技竞争;
全部内容是:除经济科技外,还有政治、军事等。
8、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政治: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安全: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5)环保: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随 堂 笔 记

(三)我国的对外政策
9、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外交政策及其决定因素
①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它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0、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1)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本章知识整合
1、要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国际关系、国家利益、国家性质、对外政策的内在联系
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了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不同性质国家之间,根本利益不同,使得它们处于不可避免的矛盾和斗争中,各主权国家因其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这又必然导致国际关系的变化,国家的对外政策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实施,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但也受国家力量的制约。利益是基础,力量是保证,国际关系是利益与力量的统一。外交政策也是该国利益要求与力量的统一。当然国家性质不同,利益要求也不同,力量的使用方向也不同。所以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国家政策本质上是一致的。
2.从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国家职能与对外政策的关系上,分析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和对外政策的关系。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分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国家的对外政策是根据国家对外职能来实施的,所以国家性质决定对内和对外政策的内容,对内、外政策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手段。
  (2)在分析认识国家的对外政策时,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利益观认为,不仅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国家利益也是决定因素。它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原因。
  国家利益是指一个国家内有利于绝大多数居民的共同生存与进一步发展的诸因素的综合,而不是个别人或部分人的利益,这就使它同阶级利益、集团利益相区别。国家利益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两重特征。
  首先,国家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统治阶级的利益是国家利益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统治阶级支配着国家的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在国际舞台上,只有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得以通过由其控制的国家和政府机构来解释并宣称其代表的国家利益。
  其次,国家利益不仅包括统治阶级的利益,它反映的还有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利益,是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的结合体。国家利益的核心是国家的独立与生存、稳定与发展及国际参与三方面内容。国家利益的这些基本内涵,并不因统治阶级的更替而发生变化。而国家利益是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相互交往、合作与冲突的基本前提与缘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构成了国际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成为冲突的根源。
  由以上两方面的分析我们可知,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
  (3)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既消除了我国屈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也消除了我国对外侵略的社会根源。我国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也绝不侵略别的国家。这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随 堂 笔 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教案   政治   高中政治   高三政治   国际关系   政策   我国   外交政策   主权   性质   和平   利益   关系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