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消费

第三课  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
a.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预期收入、收入差距)
b.物价总体水平(能用语言描述cpi变动对居民消费、购买力或生活水平的影响)
c.其它因素(消费观念、生产决定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国家的宏观调控、消费的市场环境、企业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2.消费的类型:三个划分标准,能够根据材料和划分标准准备判断消费的类型
3.消费结构:(是什么),恩格尔系数变化的表现(比重)、变化原因及意义
4.消费心理:能够根据四种消费心理的特点判断某一消费行为的心理;对每一种消费心理的评价和态度
5.消费原则:三个
6.消费的作用:(肇庆模拟题36题,“家电下乡”的经济意义,分析角度:              )
(提高个人消费水平的意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国家为什么鼓励家电以旧换新?如果你家有旧电器你愿意以旧换新吗?并说明理由。
作为家电企业,应如何抓住以旧换新的机遇?)
拓展延伸:
1.关于影响消费的因素
(1)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因
(2)分析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原因;探讨如何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这里的综合性极强,它与经济发展、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稳定物价等理论均高度相关,如如何增强当前收入,通过社会保障改善对未来收入的预期,通过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缩小收入差距,通过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3)能够运用该理论深入分析我国消费率偏低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并由此探讨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等问题
拓展:提高(农村居民、社会)消费水平的途径(参考湛江模拟测试一,37题(2))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就业,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居民获得收入报酬的来源)
②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因此,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居民的预期收入,以增强消费信心。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的关系),调整分配格局,注重分配公平,(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④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因此,必须通过宏观调控稳定物价,维持居民消费承受能力。
其它角度:a.搞好消费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增强人们的消费信心
b.企业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c.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2.消费结构
(1)能够识别消费结构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能够结合实际分析消费结构的变化规律并探究其原因(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其驱动力)。
(2)能够结合实际数据运用恩格尔系数判断消费水平的高低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能够不同消费类型及其划分标准(钱货两清、贷款消费、租赁消费不是基于同一分类标准而来的);
3.消费心理(这一部分内容应该尽量从学生生活出发,从日常消费生活中的热点现象出发)
(1)能够通过各种行为表现识别各种消费心理并给出正确的评价,或能够识别各种消费心理的主要行为表现;
(2)能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消费现象、经济现象分析所遵循或违背的消费原则,或能够了解贯彻各种消费原则所要求的行为表现;
(3)能够准确理解各消费原则的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教案   政治   高中政治   高二政治   恩格尔系数   消费水平   物价   消费结构   居民   消费者   因素   收入   原因   稳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