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教案

   第一框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学法指导】
识记:联系的含义
理解:(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事物的联系与人的活动的关系。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矛盾,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事物间的关系。
【导学检测】
 常考考点: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①     、相互②     的关系。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1) 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③     是互相联系
(2) 任何事物都与④      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3) 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⑤     整体
3、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而不是人们强加的。人们⑥     联系、消灭联系, 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⑦      事物的状态, 建立新的其体联系。⑧       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它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具体联系中去把握事物, 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在分析具体问题时, 要注意分析一事物向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分析一事物前后相继的因果联系;分析事物整体与局部的联系。
【考点达标】:常考考点: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1、下列观点、做法中不能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有(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b.地震预示国家兴衰,八月将有灾难
c.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
d.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xx同志指出:“西方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排斥、孤立中国是很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     )                                          
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也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b.离开了历史联系的分析,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c.联系是客观的,人不可改变事物的具体联系
d.联系是普遍的,看到这一点就能正确认识事物
3、“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这种说法(      )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瘦西湖是扬州的风景区,它利用自然的地形,加以人工的整理,由很多小园形成一个整体,其中有分有合,有主有从,互相‘因借’,虽范围不大,而景物无穷,尤其是模仿他处不落因袭,处处显示出自己的面貌,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别具一格。由此可见造园加有法而无式,如果我们能掌握‘因地制宜’与‘借景’等原则,那么高岗低坡,花庭水榭,随意安排,皆有法度可循,而风花雪月自然光景常新了。”回答
4、西湖之所以“范围不大,而景物无穷”“处处显示出自己的面貌”,是因为园林艺术家
①注意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②注意在处理局部的风景时照顾到园林的整体风格③注意系统中不同景点之间的互相呼应④注意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园艺术中的“借景”原则生动地体现了(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6、这所以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重要的是(   )
a、联系具有多样性                 b、联系具有条件性
c、联系具有客观性                 d、联系具有可变性
【高考演练】
1、(08全国一卷)30.灾害一般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时发生的,对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结果
②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地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事件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 XX江苏)中共中央多次强调,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在哲学上体现了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内在联系  
b、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
c、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d、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常用原理】
原理名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原理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地存在着,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
方法论: 我们在观察处理问题时, 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 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片面地看问题。
错误倾向: 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 用孤立、片面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
原理运用: 例:第 29 届奥运会责祥物“福娃”的创作灵感吸收了中国古代陶瓷文化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理念,这种古为今用的创作思路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教案   政治   高中政治   高一政治   事物   客观性   普遍性   多样性   孤立   客观   原理   观点   条件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