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全民共同致富

第4课  全民共同致富
名师解惑
1.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会影响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吗?
释疑: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仍占主导地位,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所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没有动摇,也不会动摇,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非公有制经济这些年来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也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它只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分,不影响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不能仅仅理解为量的优势,更重要的是质的提高;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也不是数量比重越大越好,应主要 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和控制力上。
友情提示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2.收入分配呈现出多种类型、多种形式,导致出现了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这与共同富裕的目标矛盾吗?
释疑:不矛盾,这一现象是正常的。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必然是个有先有后的过程。只有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同时发挥其榜样作用,带动和帮助后富,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合理且适度的收入差距的存在,对于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克服平均主义,对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对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对于促进社会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共 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和同等富裕,先富和共同富裕不矛盾,我们当前的分配制度能极大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讲练互动
【例题1】浙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的腾飞,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 经济”。“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重要的一点就是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浙江精神”,如“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千方百计、千辛 万苦、千言万语”的“五千精神”以及“既能做老板又能睡地板”的“两板精神”。
阅读材料后,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浙江经济”反映了我国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2)列举你所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的一项重大经济建设成就。(经济成就可以是著名企业、重大建设工程、经济发展重要数据等)
(3)①“浙江精神”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②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你从“浙江精神”中感悟到了什么?
解析:这道试题以世人关注的“浙江经济”为背景,考查我们观察、分析问题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引导同学们认识当前的形势,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
解答第(1)问,要求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知道并深刻理解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这一制度同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及基本国情的关系。解答第(2)问,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限定的条件,如本地区的、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的经济建设成就等。同学们列举的成就必须在这一范围之内。解答 第(3)问中的①时,如果能从“五千精神”和“两板精神”联想到“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就不难 回答了。②主要是落实到学生个人,要求我们要从具体实际出发,学习并发扬“浙江精神”,促使自己早日成才。这有助于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答案:(1)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且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略)
(3)①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或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
②在学习和生活中忠实践行“五千精神”“两板精神”,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勤奋好学,积极进取,努力将自己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等。(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绿色通道  回答此题要仔细阅读材料,找准与教材知识的链接点,根据教材知识展开论述,做到有理有据,切忌简单作答,空洞无物。
变式训练:
1.XX年8月8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客观必然性。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怎样的?
(2)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内容?他们分别处于什么 地位?
(3)我国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我国当前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和认识。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践也证明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答案:(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集体经济是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
(3)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题2】观察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农民人均收入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绝对值差距 相对差距
1978年 134 343 209 1 2.57
XX年 3255 10493 7328 1 3.22
(1)上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2)如何才能解决上表反映的问题?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采取纵向比较的方法将图表中同一列的数据进行比较,即将1978年的各项指标与XX年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结论;再通过横向比较同一行的数据,可以得出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存在差距;最后通过综合比较,知道了现在城乡之间的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态势。综合这些比较的结论,就可以轻松得出第(1)问的答案,然后联系教材第四课的知识,就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2)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1)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 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发展不平衡。
(2)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或加大农业投放、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等),促进农村、农业的持续发展。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③坚持确立劳动、 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④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
绿色通道  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认识到图表反映的情况具有两面性。切忌夸大一方,而 忽视了另一方。
变式训练:
2.现阶段我国必须坚持和完善_________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a.平均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需分配            d.按资分配
解析: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基本经济制度决定我国必须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故选b项。
答案:b
【例题3】35岁的海南椰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刘扬武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扶贫状元”之一。刘扬武从1992年企业创办开始,就把扶贫作为企业的宗旨和发展目标之一,坚持从贫困地区招工,通过严格培训达到扶智、扶贫的目标,还创办“养羊扶贫工程”,将在大范围内推广,带动全省10万 农户脱贫。
结合椰风集团的事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下列问题 :
(1)社会主义为什么要提倡共同富裕?
(2)为什么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3)“先富”带动“后富”可采取哪些方法?
解析:此题选取典型事例,考查我们对共同富裕的正确认识。回答第(3)问时,注意本着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原则,从多角度思考致富的途径。
答案:(1)社会主义本质就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标,而且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其他制度的显著标志。
(2)从海南椰风集团的事例说明,我国地广人多,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首先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其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能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和带动作用,成为群众的榜样,从而激励和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能增强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经济实力,为共同富裕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
(3)①制定恰当的分配政策,防止个人收入差距悬殊。②通过制度和法律法规,使发达地区富裕的个人、企业多缴税,并利用这部分资金去开发贫困地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③鼓励和给予优惠政策,让发达地区通过技术转让、投资于贫困地区,使之共同发展。④发达地区帮助贫困地区培训人才。
绿色通道   解答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审题,读懂材料,这是成功的基础。②准确把握设问的要求。③回归教材,找出相关的知识点。④组织答案时要有逻辑性,学会分析归纳。
变式训练:
3.下图漫画中的做法(    )
 
手拉手
①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②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③有利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④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解析:漫画中反映了城市帮助农村共同走向富裕的情景。这不仅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教案   政治   初中政治   九年级政治   椰风   公有制   贫困地区   浙江   国民经济   全民   经济制度   多种   精神   我国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