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学案

第二框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从小就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主动服务社会,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意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案,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难点: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教学准备
课件、课堂练习、学案
课前预习
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2、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应该怎么做?
3、为什么要热心公益事业?有什么意义?
 学习过程:
二、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1、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活动一】这些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吗?他们的做法会产生什么社会影响?
答:是。因为作为公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列举: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向警予      “为了国家之前,为了民族自强”
      ………….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活动二】 外企员工遇到了什么考验?
答:是否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外企员工,他们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答:因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作为一名外企员工,怎样做才是对民族和国家负责?
答:a、增强法律意识,关心国家安全;
b、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以自己行动为祖国增光添彩;
c、增强民族自尊心,同损害国家尊严的行为作斗争;
d、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公民为什么要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
(1)、 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2)、 国家处在困难时期,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我国青少年肩负着铸造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  《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2、热心公益   服务社会
【活动三】小石从事志愿者工作为什么不觉得苦?
答:因为小石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他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1)、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
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别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活动四】 这位老人说:“‘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出了我的生命力。”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答:(1)、这里的“给”意味着付出,“得”指的是获得物质报酬。老人说:“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反映出她热心公益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2)、通过“给”表现了自己的生命力。这是因为我们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一直懂得到了检验,同时还可以提升自身的价值,体验尽职尽责后的幸福感、成就感。
你参加过哪些社会活动?体会是什么?
 答:(1)、参加的社会公益活有:参加义务植树;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在清明节时,到烈士陵园扫墓;在假日或周末,到敬老院陪伴孤寡老人,帮助打扫卫生等等。
(2)、体会:参加公益活动: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使自己的价
值在奉献中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我们的行动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
会带动更多的人与我们同行,有助于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和
谐社会。
(2)、当你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时的感受如何?
答:当你参加公益活动时,也许你觉得自己的力量还不大,但你的一次行动将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你的一个倡议将会得到众多人的积极响应,会带动更多的人与我们同行,有助于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
【活动五】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及其誓词
答: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农村扶贫开发、城市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公益活动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重点服务项目,如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保护母亲河”中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中学生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等。
誓词:“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课堂反馈:
(三)案例分析题
1.德国总理的“跪”和日本首相的“拜”
20世纪70年代,德国总理勃兰特跪在华沙犹太人隔离区的纪念碑前,主动承担一个民族对战争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他说:“承认我们的责任……这不仅有助于洗刷我们的良心,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他把罪过和责任分开,认为罪过应该由某些人去承担,责任则应由德国人民共同承担。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自XX年8月13日以来,多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受到了亚洲  各国人民的强烈抗议。
(1)请结合你所了解的关于这两个国家在上述问题中的态度,分析这两种行为各说明了什么?
(2)你认为哪种行为是正确的?为什么?
 2.在北京的国家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许多博物馆中,假日里的讲解员中有很多学生志愿者,其中既有高校的相关专业学生,也有热爱科学的中学生,他们都是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讲解员的工作使他们增加了对许多相关知识的了解,在表达能力上也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各种观众的不同提问,开阔了他们的思路,给了他们很多深入学习的机会。当然,这些社会活动也占用了他们许多休息时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你能试着分析一下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吗?
是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教案   政治   初中政治   九年级政治   责任   社会   匹夫有责   中国   青年志愿者   公益活动   公民   尊严   民族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