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简明教案4

第十六课 可持续发展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状况。
2.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及其意义。
3.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培养爱护环境的习惯,积极参加各种美化环境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知识要点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是在目前条件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之一。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此外,我国还存在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进入新世纪,我国人口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人口问题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
(2)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计划生育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说服农村有实际困难、希望生两个孩子的夫妇实行适当间隔生育;少数民族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做法由所在自治区或区(市)决定。
(3)为了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我们要增强人口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自觉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2.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我国的资源形势严峻。
能源、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
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从总量上看,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资源类型齐,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相对数来看,我国在世界上是一个资源小国。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
人均资源占有量偏少这一状况,将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而日趋严峻。
(2)我国的环境形势严峻。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生存条件。然而,由于人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尊重自然规律,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果。
(3)我国资源和环境的严峻形势,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主要策略是: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充分运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
保护资源、改善环境,人人有责。青少年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热爱自然、热心环保,培养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意识。
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树立一种新的道德观念——生态道德观,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够认识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责任。
(2)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3)根据我国的国情,党和政府始终将环境保护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积极探索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逐步提高环境保护的技术水平,不断调整和改善经济结构,实施大规模生态恢复工程,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治理重点地区的环境和生态,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十七课 战争与和平
教学要求
1.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理解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知道维护和平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了解国际社会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努力。
3.懂得今天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要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
知识要点
1.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
战争对人类的生命造成了极大的摧残和伤害。战争消耗大量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战争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少年儿童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
2.人类向往和追求和平。
(1)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和平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和平的世界才是人类栖息的家园。和平,是人类美好的愿望,是世世代代追求的目标。
(2)世界各国领导人、各种国际组织与志愿人员等为人类共同创造和平、美好的未来而呼吁、奔波,他们无私的奉献着,甚至为和平付出了生命。还有一些国际组织,像无国界医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等,也为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联合国在协调国际危机和解决长期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当前的世界局势趋向缓和,但局部战争一直没有停止。
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局势趋向缓和,总体上维持了和平的局面,世界上大多数人享受了长时间的和平。但局部战争一直没有停止,威胁和破坏世界和平的因素,如核武器扩散、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等依然存在。
第十八课 东西南北
教学要求
1.初步了解东西问题和南北问题。
2.认识到缩小国际间贫富差距的紧迫性和加强国际间合作的重要性。
知识要点
1.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
在如今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发展迅速,人类财富成倍增加,但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世界上依然存在着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贫困、落后、债务依然困扰着一些国家,使整个世界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
2.造成一些国家贫困和落后的原因。
(1)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是造成一些国家贫困的主要原因。
(2)战争和动乱是造成一些国家贫困的重要原因。
(3)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长期饱受殖民国家侵略扩张和殖民掠夺,也是造成这些国家贫困的重要原因。
3.贫困和落后影响世界的发展和稳定。
贫困和落后让世界贫困人口受到饥饿、疾病的威胁,其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严峻的挑战。贫困和落后也是导致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因素。贫富悬殊不断扩大,直接威胁到世界各国的稳定,严重阻碍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4.为消除贫困,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已做出极大的努力。
大多数国家都把消除贫困作为本国的首要发展目标。联合国也将消除贫困作为近年的重要议题,制定了关于发展与消除贫困的目标,为全人类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
为消除贫困,实现世界共同发展,许多国家政府、国际合作机构、金融组织、民间组织在不同的领域设立了专门的基金,用于支持贫穷国家、贫困地区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积极采取措施消除贫困,为减少世界贫困人口做出了巨大贡献。
5.国际社会必须合作,才能共同发展,才能消除贫困。
(1)消除贫困,是全人类共同的任务。
(2)国际社会只有互相合作,才能消除贫困。首先,发展中国家要进行大胆改革,承担起发展本国经济的主要责任。其次,国际社会应加强交流,扩大互利合作,尤其需要发达国家承担起应有的义务和责任。
(3)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局面。无论是富国还是贫国,都被经济的纽带连在一起,形成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因此,世界各国、各地区必须携起手来,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发展,最终消除贫困。努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谋求国际经济合作,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自身经济的重要手段。
6.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和各地区间的资本、资源、科技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技术和信息的全球共享,有利于提高国际合作的质量,促进各国经济的合作与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国际竞争。相对而言,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占有较大优势,发展中国家要想获得相同的利益,则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7.国际合作与竞争要遵守国际法律规则。
各国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平等、公正、合理的基础上,实现各国之间的互惠、共赢和共同繁荣。要共同遵守国际法律规则,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共同建立和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教案   政治   初中政治   九年级政治   简明   可持续发展   九年级   贫困   人口   和平   人类   战争   环境   我国   国家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