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学案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一、学习目标:
主要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宪法与普通法律关系的角度,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增强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 的尊严,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重难点:
1、重点:宪法的举办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难点: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三、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多媒体辅助
四、课前预习:
1、        是 家的根本大法。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
3、       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4、我们国家的性质是                                                        。
5、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6、我国现行宪法是       年宪法,它由                                            
                                                   四章构成。
7、怎样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8、为什么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9、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五、学习过程
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活动一】从法律家族聚会中,你能看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吗?
答: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b、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1)、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2)、宪法的地位及其作用:宪法是我国的 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宪法的基本内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国家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的标志等等。
国家的性质: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根本制度:宪法第2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活动二】为什么把“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写进了宪法?列举实例加以说明。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把它写入宪法,可以加强对人权的保护。具有以下意义:a、将对我国的立法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b、有利于指导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尊重和保障人权;c、有利于指导人与社会、人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d、有利于公民依法维护自身权利。
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4)、 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
1982年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活动三】小齐为什么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她是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的?
答:(1)、因为:a、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b、认真学习宪法等法律知识,懂得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2)、以法律为武器,采用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怎样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2、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活动四】你能说出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吗?
答:是“母子”关系。即: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b、宪 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 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 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c、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为什么?)因为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
什么是法律效力?所谓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 ,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
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小结: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六、课堂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当家作主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
2.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xx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
a.有法必依  b.依宪治国  c.人民的监督  d.党的领导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无产阶级专政
5.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  )
a.法律        b.宪法
c.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d.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6.在我国,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
a.法律  b.党章  c.宪法  d.实事求是
7.修改宪法是的职权。(   )
a.最高人民检察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中央
8.我国法律有“ 母法”与“子法”之分。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关系的是(   )
a.教育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  b.婚姻法与计划生育法
c.宪法与民法通则      d.专利法与知识产权保护法
9.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
a.宪法  b.刑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国旗法
10.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规定的。(   )
a.党章  b.宪法  c.共同纲领  d.民法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依法治国 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依法治国,就是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b.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依法治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2.关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宪法是根据普通法律制定的
b.宪法与普通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c.普通法律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
d.普通法律是宪法的立法依据
4.所谓法律效力,是指(      )
a.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b.法律的不可违背性
c.法律的至高无上性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 他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这表明(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c.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d.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具有随意性
6. 宪法规定了(      )
a.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   b.国家标志
 c.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教案   政治   初中政治   九年级政治   大法   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   依法治国   公民   法律地位   我国   法律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