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权力: 依法行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理解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基本要求。

2、能力目标:归纳民主决策的若干重要原则;分析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就有关政府依法行政和民主决策的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权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政府依法行政的表现,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法制观念;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念;体会我国政府推进依法行政、进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政府依法行政

【教学难点】

审慎用权  民主决策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课件演示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政府依法行政

1、什么是依法行政?(为什么说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和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一致的?)

2、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3、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是什么?)

 二、 审慎用权 民主决策 

1、如何才能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2、为什么要审慎用权,民主决策? 

3、政府实行民主决策应坚持哪些原则? 

[教材设疑提示]  1、教材第43页:“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探究与共享”:(1)你认为,除了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问题,还可能有哪些因素促使黄某走上犯罪道路? 

提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差,依法行政的观念比较淡薄,这是某些政府公职人员滋生腐败的思想根源。除此之外,还有制度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法律、制度建设还不完备;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行政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这些是滥用职权、滋生腐败的客观原因。 

(2)根据某些政府公职人员变质的后果,说一说滥用权力给国家、家庭、个人造成什么危害。 

提示:滥用权力违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政府的形象,妨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给国家造成损失。同时也给家庭造成巨大创伤,影响个人的前途,甚至有许多人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3)政府公职人员应如何行使手中的权力? 

提示:(1)政府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2)政府公职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科学民主决策。(3)政府公职人员要置身于民主和法律的监督之下行使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2、教材第44页:(1)你能就其中的某一点,列举实例加以说明吗? 

提示:①合法行政。某县政府在政府财政支出无力的情况下,为了修“村村通”公路,强行给农民集资每人300元,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在县人大的监督下,该政府撤消了这一决定。 

该县政府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没有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作出了影响公民合法权益、增加公民负担的决定,是不法行政的典型表现。 

②合理行政。在某些地方,行政执法不仅简单、粗暴,而且演化为暴力行政。有的地方私建“执法队”,私设“小黑房”,用来教训不听话的群众。有的地方还实行“恶人治村”、“恶霸执法”,把“村霸”、地痞搜罗进基层政权及执法队伍中来,专门对付当地老百姓。该地政府没有把公民放在平等的法律地位上,没有平等地对待受管理者,采取了不必要、不适当的手段,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损害了公民的利益,是不合理行政的表现。

③程序正当。某市政府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召开了一次政府采购竞标大会,以合理的价格采购到了全市党政机关、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所需的一宗办公用品,既节省了财政开支,又解决了各部门办公设备紧缺的问题。该县政府广泛发布信息,公开行政管理的内容,保障了公民、法人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说明该政府在执法过程中行政管理遵循法定程序,是政府依法行政的体现。 

④高效便民。根据国务院的要求,现在我国各地方都建立了“行政审批中心”,把政府所有的职能部门都集中在一起办公,公民许多事情在这一中心可以一次性办理。根据高效便民的原则,这几年,我国政府一直在简化行政审批手续,进行集中统一办理,这充分体现了政府高效便民的要求。 

⑤诚实守信,是指政府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政府的承诺要兑现。XX年国务院总理温加宝向全国农民承诺要逐步减免农业税,五年内在全国减免所有的农业税,并且对种小麦的农民给予直补。这些措施在当年已全部兑现。XX年在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上,温总理再次向农民承诺五年减免农业税的目标三年完成,得到了人大代表热烈欢迎。这些承诺的兑现都体现了政府坚持了诚实守信的原则。 

⑥权责统一。是指政府依法履行职责时,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某派出所地派出所民警在追捕逃犯的过程中,追到某农民的菜地与逃犯展开了斗争,将农民的蔬菜毁坏许多,事后,派出所民警按市场价格对毁坏的蔬菜给予了全部的赔偿。根据权责统一的原则,派出所民警在行使权利时,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2)有人说,遵循办事程序就不能提高办事效率。你能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提示:程序正当和高效便民是依法行政的两个具体要求,两者是统一的。只有遵循法定程序,严格依法办事,才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如果违背法定程序,随意简化办事程序,其结果必然是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严格遵循办事程序是提高办事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程序正当的基础上提高办事效率,才能为公民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3)结合上面的论述,请你对这三种做法进行评论。 

提示:①做法一违背了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的要求。小摊贩占道经营,违背了《城市综合治理条例》,是违法行为。作为城管人员,对其实行管理,这是城管人员的法定职责,因同情而不予理睬,是一种行政为行为的行为,没有坚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要求执法人员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受管理者不偏私、不歧视。城管人员因同情小摊贩生计困难而不予理睬,属于偏私行为,违背了“合理行政”的要求。 

②做法二符合了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的要求。执法人员劝小摊贩离开,执行了《城市综合治理管理条例》,履行了管理职责,达到了管理目的,属于“合法经营”。行政管理人员在依法行政时,应采取必要、适当的手段。该城管人员在可以采用的多种手段中,选择了避免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通过说服教育劝其离开,这说明城管人员坚持了“合理行政”。 

③做法三是在执法过程中的不适当的执法手段,给当事人造成了经济损失,违背了“合理行政”的要求。 

3、教材第45页:你赞同这些原则吗?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是推进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三峡工程的论证、表决过程,体现了政府坚持按照法律程序的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尊重少数的原则。①依照法律程序,原国家水利部对涉及全国重大决策事项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的决策,事先组织了专家进行了必要性、可行性论证,并向社会公布。在此基础上,作出修建三峡工程的决定,并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这体现了政府民主决策是依法进行的,体现了依照法律程序决策的原则。②在论证过程中,许多专家支持修建三峡工程,认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江水患,可以极大地开发长江水利资源等。但也有些专家持不同意见。政府在广泛采纳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勘察、论证、规划,形成议案。这体现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在表决的过程中,也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得以通过的。③在参加论证的专家中,有专家提出:三峡工程会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会损害一些人文和自然景观,一旦发生战争会成为敌方攻击的首选目标等。政府对这些意见作了慎重的考虑,在工程规划、设计中作了全面的安排,将三峡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了最低限度。这体现了政府决策中尊重少数的原则,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性。

【巩固练习】

1、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1)宪法和法律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相统一的体现。从根本上讲,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_____________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___________的原则。

(2)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__________方略、提高______________的基本要求。

政府依法行政就要做到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家审计署将开展绩效审计,从一般审计关注的“钱是怎样花的”变为重点考查“政府花钱的效果”。审计重点的变化启示各级政府

①要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②要认真落实对人民负责原则

③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④要发挥好审计署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作用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         

①     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   ②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

③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④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教案   政治   初中政治   七年级政治   权力   政府   高效   依法行政   公民   民主决策   原则   行政   程序   法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