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说》教学设计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与感情基调。

  2、借助联想和想像体会诗歌的氛围和情境,准确理解诗歌中象征隽永的风格。

  3、在诵读的基础上领会诗歌的象征意味,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授课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仔细品味诗歌的思想内涵。

  【布置预习】

  诵读,扫清字词障碍。

  【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语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本是一个运动健将,但诗中表现的却是一个多情书生,他有着的文学修养,但他却毕业于法商学院,他身为现派的主要干将,但他的诗却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豪放酷似李白,他便是台湾诗人郑愁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艺术和精神世界,去感受他那独特特的风采与神韵。

  二、导读

  三、自由阅读全诗,形成商品化印象并感受作品的神韵

  四、老师范读,要求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划出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

  五、导学

  六、归纳诗歌的内容

  七、齐读全诗,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的情感和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八、请学生谈谈将阅读和听读这首诗时总体感受

  点拨:诗歌的象征色彩,含蓄、隽永的风格。

  雨来的时候什么样子?它来的进修有什么期盼?

  九、分析雨的象征意义

  这首诗的小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你能否由此推测一下作者写这首诗的真正用意。

  朗读诗句,分析笑的含义。

  这首诗主要动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十、有感情朗诵这首诗

  十一、小结

  郑愁予的.诗有着动人的艺术魅力,这首诗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他诗歌的风格,在这首诗中,雨是温柔亲切的爱的倒霉,淅淅沥沥、绵绵密密的中国雨点是它探访大地的殷勤脚步,让我们再一次诵读这首诗,去感受诗歌美妙的境界。

  【结构图示】

  第一部分:等待雨的降临

  雨说 第二部分:雨滋润大地,给万物带来欢笑

  第三部分:雨完成使命而安息终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设计   法商   内容   隽永   神韵   课时   诗人   诗歌   象征   风格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