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行进间曲线运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教材为依托,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设计本课。运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复习巩固旧知识的同时,总结归纳出新知识。采用游戏竞赛的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实现了学—练—赛的有机结合。利用分组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在与同伴的共同学习中达到技能提高,心情的愉悦,教学中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合作中锻炼。

  二、教材分析

  1、在人教版教材中,小篮球的教学内容出现在小学三—六年级。主要以简单的'技术技能学习为主,目的是发展学生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和发展体能,教学中多以游戏、竞赛等形式可开展教学,并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对技术的学习过程更是要求多与同学交流沟通,鼓励合作学练,培养学生相互尊重、竞争与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2、行进间曲线运球是篮球运球技术中的一项基本技术。从实用性来讲,由于其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动作迅速、隐蔽突然、易与其它动作衔接,保护球好等特点,是比赛中运用最广泛的运球突破技术;从发展身体素质方面,变向运球技术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从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角度,学生可以通过利用这一技术摆脱防守而获得自信与成就感,培养超越对手的勇气与自信心。因此,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具有较强的可学性与可教性。该技术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控制球能力及手脚的协调配合能力。

  3、根据区统一教学计划,五年级行进间曲线运球教学单元共2.5课时5课次,本课是第1课次。

  三、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手拍按球的侧上方的技术动作,

  2、学生通过模仿、探究学习,强化手触球部位的准确性,提高手控球的能力和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力。

  3、学生练习积极主动,守纪律,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拍按球的侧上方

  难点:手脚的协调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教案   语文   教学设计   运球   曲线   指导思想   难点   手脚   教材   动作   能力   学生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