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阅读答案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卢沟桥》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卢沟桥》阅读答案1

  卢沟桥

  卢沟桥跨卢沟水,金明昌初建,我正统九年修之。桥二百步,石栏列柱头,狮母乳①,顾抱负赘②,态色相得③,数之辄不尽。俗曰:鲁公输班神勒④也。桥北而村,数百家,己巳岁虏焚掠略尽。村头墩堡⑤,循河婉婉,望去如堞⑥。

  注:①狮母乳:指母狮和幼狮。②赘,通“缀”,连结。③得:适合。④神勒:神妙的雕刻。⑤墩堡:战争中防御敌人的碉堡。⑥堞:城墙上的矮墙,也称女墙。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石栏列柱头,狮母乳()

  ②顾抱负赘,态色相得()()

  ③数之辄不尽()

  ④俗曰:鲁公输班神勒也()()

  12.本文描述的主要对象是什么?重点是什么?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村头墩堡,循河婉婉,望去如堞。

  14.把本文分两层。每层内容的中心词是什么?试用文中的一个字说明。

  15.你读了本文,最大的感想是什么?

  《卢沟桥》文言文阅读答案:

  11.①初生的②回头看背着③查点④一般人雕刻

  12.本文描述的主要对象是卢沟桥。重点是桥侧雕刻的石狮。

  13.村头上防御敌人侵犯的碉堡,顺河蜿蜒曲折,望去如同城墙上的女墙。

  14.以“桥北而村”为界,分上下两层。上层内容的中心词是:桥。下层内容的中心词是:村。

  15.最大的感想应是:中国人民不但勤劳勇敢,而且具有高超的聪明才智。

《卢沟桥》阅读答案2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②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相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③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1.概括选文前两段的说明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哪些优良传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为卢沟桥旅游景点写一则广告语。(要求语言简洁,有感染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卢沟桥的特点及艺术价值。

  2.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3.举例子、列数字

  4.“略”。

《卢沟桥》阅读答案3

  [甲文]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着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惟妙惟肖。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历来为人们所称赞。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乙文]我们吸收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紧起床。走出门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这时,接近圆满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得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光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却亮得多。再是这时的晓月是在桥的北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视野也显得最为深远。我们在桥上有意地测试了一下晓月的亮度。凭借着月光,不仅看得清碑亭上乾隆书写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也依稀地辨认出了在桥西亭上乾隆书写的“察永定河”的一首五言律诗。桥下的`永定河,在晓月的映照下,波光粼粼,细流淙淙。这时,看到披着晓月银光的卢沟桥,以至每个玉石栏、柱、栏板,以及485个大小石狮……,我们不仅想起马可.波罗的描述:“这是一座无可比拟的世界上最美的桥。”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 ]

  ①桥宽约8米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A、①表示估计 ②表示程度

  B、①表示限制 ②表示程度

  C、①表示程度 ②表示限制

  D、①表示限制 ②表示估计

  2、甲文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通过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了卢沟桥的_________,又通过描写性的文字向人们展示了卢沟桥形式优美。乙文记叙了夜宿卢沟桥_____________的经过,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最美的桥——卢沟桥。

  4、甲乙两文都引用了马可.波罗评价卢沟桥的话,但写作目的不同。甲文的目的在于说明卢沟桥____________的特点,而乙文的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卢沟桥的___________之情。

  5、甲文中“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排比、比喻

  B、排比

  C、排比、比喻、拟人

  D、排比、拟人

  6、根据乙文画横线句子的内容,概括“卢沟晓月”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举例子、作比较,说明卢沟桥结构坚固。

  3、结构特点;观赏晓月。

  4、形式优美;赞美。

  5、 D

  6、晓月圆;距离近;光度亮。

《卢沟桥》阅读答案4

  阅读(一)(15分)

  [甲文]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着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

  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历来为人们所称赞。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乙文]我们吸收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紧起床。走出门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这时,接近圆满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得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光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却亮得多。再是这时的晓月是在桥的北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视野也显得最为深远。我们在桥上有意地测试了一下晓月的亮度。凭借着月光,不仅看得清碑亭上乾隆书写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也依稀地辨认出了在桥西亭上乾隆书写的“察永定河”的一首五言律诗。桥下的永定河,在晓月的映照下,波光粼粼,细流淙淙。这时,看到披着晓月银光的卢沟桥,以至每个玉石栏、柱、栏板,以及485个大小石狮……,我们不仅想起马可·波罗的描述:“这是一座无可比拟的世界上最美的桥。”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

  ①桥宽约8米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A、①表示估计 ②表示程度 B、①表示限制 ②表示程度

  C、①表示程度 ②表示限制 D、①表示限制 ②表示估计

  2、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分)

  A.列数字、引用、打比方、作比较

  B.分类别、列数字、打比方、引用

  c.列图表、引用、作比较、举例字

  3、甲文通过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了卢沟桥的_________,又通过描写性的文字向人们展示了卢沟桥形式优美。乙文记叙了夜宿卢沟桥_____________的经过,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最美的桥——卢沟桥。(4分)

  4甲乙两文都引用了马可·波罗评价卢沟桥的话,但写作目的不同。甲文的目的在于说明卢沟桥____________的特点,而乙文的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卢沟桥的___________之情 (4分)

  5.甲文运用的说明顺序:______ (2分)

  参考答案:

  1、A

  2、A

  3、结构特点 观赏晓月

  4、形式优美 赞美

  5.时间/逻辑顺序

《卢沟桥》阅读答案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⑤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⑨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阅读上面文段,完成下面所提出的问题。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它的特征是____________。

  (2)第②句运用了____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卢沟桥的____________。

  (3)第⑥句中“极少”一词说明____________,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这段文字运用的是什么说明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卢沟桥 联拱石桥

  (2)列数字 雄伟

  (3)卢沟桥在永定河发水时也出过事,只是次数很少

  2.逻辑顺序中的从整体到局部。

《卢沟桥》阅读答案6

  阅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由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很少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划线句子运用的__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该句运用了_________的表达方式。

  2.“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该句中划线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摹状貌 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卢沟桥上石刻狮子的姿态 描写

  2.不能删,“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删去它,就变成完全与河面平行,这就与事实不相符。该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意对即可)

《卢沟桥》阅读答案7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⑤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为这段文字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2、以上四个层次,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是什么?用简洁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①、⑥句话分别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各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对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①历史悠久。 ②结构精巧。 ③强度高,坚固耐用。 ④形式美。

  3、①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介绍了卢沟桥的修建时间,说明了卢沟桥的修建时间早,进而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

  ⑥用了做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卢沟桥的牢固,进而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结构坚固的特点。

  4、这一句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这样描写不但能使读者对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有具体的感受,而且使文章富有色彩。

  (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教案   语文   阅读答案   卢沟桥   永定河   永定   石拱   波罗   石栏   柱头   石拱桥   晓月   狮子   答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