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不等式的证明(三)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2.理解分析法实质——执果索因;

3.提高证明不等式证法灵活性.

教学重点  分析法

教学难点   分析法实质的理解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

教学活动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待学生回答和思考后点评.

(学生活动)回答和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问题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种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什么是比较法?什么是综合法?

[问题 2]能否用比较法或综合法证明不等式: 

[点评]在证明不等式时,若用比较法或综合法难以下手时,可采用另一种证明方法:分析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已学证明不等式的方法.指出用比较法和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不足之处,

激发学生学习新的证明不等式知识的积极性,导入  本节课学习内容: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二)新课讲授

【尝试探索、建立新知】

(教师活动)教师讲解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然后提出问题供学生研究,并点评.帮助学生建立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知识体系.投影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概念.

(学生活动)与教师一道分析综合法的逻辑关系,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尝试探索,构建新知.

[讲解]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以已知条件中的不等式或基本不等式作为结论,逐步寻找它成立的必要条件,直到必要条件就是要证明的不等式.

[问题1]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把要证明的不等式作为结论,逐步去寻找它成立的充分条件呢?

[问题2]当我们寻找的充分条件已经是成立的不等式时,说明了什么呢?

[问题3]说明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的理由是什么呢?

[点评]从要证明的结论入手,逆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充分条件显然成立为止,从而得出要证明的结论成立.就是分析法的逻辑关系.

[投影]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概念.(见课本)

设计意图:对比综合法的逻辑关系,教师层层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研究.建立新的知识;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培养学习创新意识.

【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教师活动)教师板书或投影例题,引导学生研究问题,构思证题方法,学会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并点评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必须注意的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研究问题,与教师一道完成问题的论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教案   数学   高中数学   高二数学   不等式   综合法   比较法   结论   逻辑   条件   点评   关系   教师   数学教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