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2B Unit 4 In the park的教学与反思

抓住活力之源 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牛津2B Unit 4 In the park的教学与反思
本单元是一些动词的学习和运用。第一课时的核心的任务就是正确读出书上6个单词:walk skip climb ride fly swing 以及运用句型 i can … 其中walk fly swing 这三个单词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我预想只要做适当的复习,就可以了巩固这些单词。而句型 i can …的出现既是复习点,也是新课的切入点!新单词用图片呈现,采取直观教学法。巩固活动环节主要是:1. 看动作猜单词。2. 看嘴型猜单词。3. 听磁带,模仿朗读。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乐于开口,而不倦于多次重复朗读,从而掌握正确的发音并记忆单词。因此看来这节课应该难度系数不大,学生课堂上背诵单词不成问题。
我首先利用上课的前几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warming  up)。师生同唱歌曲“walking walking ”。 在律动中,唱出walk和run,并且用肢体动作诠释了这些单词。然后运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呈现了flash儿歌《five little monkeys》,轻快的节奏、有趣的故事情节加上学生们可爱的动作,增强了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为进一步教学作好准备。
t: look! they are monkeys. monkey can jump. what can monkey do?
其实,“what can monkey do?”这句话就是一个新的知识点,以前学的问题是:“what can you do?” 在这的突然出现让学生一时诧异,该怎么回答呢?没有关系,新的内容,本课时还不做重点讲解,学生不会没什么事情。这时候我只有自问自答。
t: look! monkey can jump.
此时我用手势示意请同学们跟读。
ss: monkey can jump.
t: now! i am a monkey. i can jump. jump, jump,jump. 有些学生这时候就不自觉地跟着我做动作重复我的话。“i am a monkey.” 于是我立刻说:we are monkeys. let’s jump,jump,jump,jump. follow me. (t & ss jump together.)
t: now! look! i live in the tree. can i fly? fly ,fly (动作表现).
ss: no! (学生目不斜视的回答。虽然气氛还有些沉闷,但我想没有学生乌鸦般乱飞,课堂不乱就很好了,保持了课堂纪律性严谨性。看来以前多次强调的课堂纪律他们总算是记住了一次。)
t: i can’t fly.  i can climb the tree. can you climb. climb, climb, climb. let’s climb together. (我先做出猴样,抓耳挠腮,然后双手变爪样,在空气中攀爬着。)
s1:老师你不像。猴子climb 没有这么慢的。应该是这样的……
哦!在我自我陶醉时,平时最调皮的余崇铮又插嘴了,真是说过他多少次上课不要插嘴,就是不改,是不是真要我武力解决一下?转念想想这次他说的是和上课有关的,而且难得刚学习这个单词他就读对了,那就暂且饶过他。看他那么肆意妄为的在位子上当猴子,何不让他来表演 climb.
t: oh! really ? are you a monkey? can you climb?
s1: yes. yes.
他马上做起动作来,但没有树让他爬,悬空的动作就像抽搐!我马上指着门说:  “can you climb the door?”  s1: yes. 撩起袖子就做攀爬之势。让他过了当猴子瘾后,我立刻问:what can you do?
s1: i can climb. 这让我吃惊,他今天说出句子了。他都能这样超常表现,那其他的同学呢?学学新句型怎么样?
我立刻转问其他学生:what can yu chongzhen do? yu chongzhen can…在这我就引入了新句型的学习。请学生像完成填空题一样学习这个新句型。其实学生很喜欢接老师的话,在这里我给他们前半句的提示后半部的答案他们顺接的很快“climb.” 然后我再归总拼接成完整回答:“yu chongzhen can climb”及时出现的板书,提示学生需要记住的新句型。
t:what can yu chongzhen do? yu chongzhen can…
ss:  climb.
t: yu chongzhen can climb.
ss: yu chongzhen can climb.
t: monkey can climb.  i can climb. yu chongzhen can climb.
ss repeat.
每出现一次climb 我都回学爬样,学生也和我一起做动作。我在黑板上写下板书。
a:what can you do?
b:i can climb.
a:what can yu chongzhen do?
c:yu chongzhen can climb.
然后我就此问题转问多个同学。巩固了句型。
t:what can you do? annie.
annie: i can dance.
t: what can annie do?
ss: annie can dance.
其后我又借助绳子,风筝,身体力行的做出了动作:skip a rope & fly a kite. 而ride 就采用图片直接表现,先把单词呈现,教会发音,在用句型表现其具体意义时加入动作,双脚做等车姿势以此诠释单词意思。 在此多次用问题what can … do? 提点学生做动作朗读单词,并完整回答问题。而学生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动作,忘记了全班同学就会提点他:“动作阿!动作!” 有些同学还想第二次发言,不断地说:“我与他的动作不同。let me try.” “我比他做的好看,让我来!let me try.”到此时单词:walk  run  fly  climb  skip  ride  都学习完毕,黑板上也有图片的呈现。看看时间还剩下12分钟。当时我看看板书,句型“what can ... do? 以及单词walk  run fly climb skip ride 都是本堂的重点,该以怎么样的方式总结今天的课呢? chant! 我及时的编 chant。我花2分钟和学生一起边读边用动作演绎这个chant.
chant:
what, what, what can you do?
walk walk , i can walk.
what , what, what can you do?
climb, climb, i can climb.
annie , annie, what can annie do?
annie , annie .annie can skip.
随后请学生间相互看动作猜单词,用时3分钟;然后播放录音,请学生跟读磁带,再次纠音。
最后展开学生喜欢的车轮对抗战役,进行了5分钟的小比赛。
比赛:
 s1: what can you do?
 s2: i can …
s1:what can s1 do?
s3:  s1 can …
    what can you do?
s4: i can…
s3: what can s4 do?
s5: s4 can …
   what can you do?
  …
课堂气氛开始异常活跃,学生们看着自己组员答不出问题影响整个成绩很是着急,居然偷偷的说出了答案,我可是多次强调过不能这样做。怎么办呢?这时中途停止活动,会打击学生学习热情,不提出他们的错误帮带方法,那些后进生会不会消极待学,反正有好的同学帮着,我现在不听没什么关系啊。我还没有想出办法,其他组就在提意见了,我用眼光示意:你要注意啊,老师认为你现在是多嘴,影响课堂。我的目光暂时挡住了一部分抗议,还有一部分转到私低下的切切私语:“他们都告的,我们到时候也这样。”我暗暗记住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等到游戏结束,并没急着评比优秀组队,而是提点学生名字,请他们朗读板书,读的出来就承认该小组成绩。在这时又不经意制造了学生的小小紧张,可是当他们读出后就有人不自觉地拍掌,欢呼“yeah!”最后在下课铃响前我比较公平的解决了这个事情,并给优胜组带上了皇冠,以此作为结束。

反思:
1.学习任务的落实。
一节课下来,我既教授了新单词,完成了计划,又提前教授了新对话,而且从课堂提问上看,学生掌握的还不错。但是没有在课堂内进行单词拼读检测,单词教学成果只能反映学生掌握了单词的音及意,学生对单词的记忆默写只有留到下一节课。
2.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转变为语言学习的机会。
回顾整个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如果不是那时候,我在教授climb 时,用了夸张的动作,引起了某位同学的抗议,而此后让学生也肆意的摆动作,课堂也活跃不起来。这还真要谢谢那时候余崇铮同学的插嘴,也还好我那时候没有批评他,说他插嘴是错误的,干扰了老师的教学情绪,打断老师教学思路,同时也影响大家的学习,破坏老师的教学计划。部分学生在此后也逐渐的抛弃了害羞,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师生共同创建了轻松自由的学习气氛,学生自由的表演,老师大方的肯定,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习信心。
而这节课我教的很轻松,不再像以前那样要反复强调“follow me. listen to me. are you ready? can you hear me?” 我自己感觉到在课堂上,不能因为是老师就一定要求学生尊重老师,服从老师的教学安排,老师怎么教学生就只能怎么样学习。不能这样,can do this or that. 而要把架子放下,和学生一起学习,和学生一起共同体验课堂教学过程,不压抑学生的活泼好动,以后教学设计要多考虑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设计和组织活动。
以后再课堂教学时我还要多表演,老师自己表演给学生,娱乐学生,让学生在欢笑中感到老师的表演也不过这样,自己就不必要害羞了,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其实也是为了更好的掌握体态表演诀窍,准确自然的运用体态语,让教学更具备艺术性。
3.教学活动的开展。
a 活动性与互动性。
 开展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小组比赛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对话问答中学习知识,体验学习的过程。在知识的交流中融入情感的交流,小组的竞赛,大家的合作互助精神还要继续培养。
b 趣味性。
爱玩是小孩的天性,竞强好胜是小孩的本性。在课堂上适当的,由意识的开展趣味性的小组比赛游戏,让学生觉得好玩,这样延长学生注意力的保持时间。
c 总结性
低段语言学习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总结本课重点,学了什么单词,可以用于哪些句型,用什么样的问题该做怎么样的回答,看是他们都很厉害能自己总结课堂所学,但是这堂课我用chant 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总结,即受到学生的欢迎,保持了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是为以后的教学保留一个趣味实用活动形式。
自我总评:这一节课上虽然出现了突发状况,但是恰当的处理反而推动了学习气氛,制造了学习机会。在课堂上的教学的我有了“新鲜的活力”。 怎么说呢?活力是那些孩子所传给我的,他们的单词的动作诠释兴趣,带动我的体态表演;他们强烈的表现欲促使我开展了那些趣味性互动性的教学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教案   英语   小学英语   小学二年级英语   牛津   板书   句型   趣味性   单词   课堂   气氛   动作   同学   老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