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

猴子捞月

一、教学内容:54——55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有关0的除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每只猴子平均可以分几个月亮?”

(二)、学习0的除法

问题:把几个月亮平均分?分给几个猴子呢?

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楚。

列出除法算式:0 5=0(个)

引导:分给6个猴子呢?0 6=0(个)

      分给7个猴子呢?0 7=0(个)

得出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小练习:0 3=   0 8=   0 9=    6 0=    0 8=

(三)、巩固练习

做自主练习1和2

(四)、拓展练习

我5分钟剪了15朵花。

每张纸剪2个“福”,我剪10个……

    剪窗花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大部分同学内容能够掌握有关0的除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是很熟练,必须多做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教案   数学   小学数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   算式   除法   窗花   月亮   教学内容   能用   猴子   平均   名称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