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时间与数学(二)》学案分析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 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年龄。
  2.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4.经历操作、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充分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认识身份证
孩子们,你们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吗?那么你的爸爸妈妈每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明,那就是身份证。你知道身份证上有哪些知识吗?
(二)活动二:帮妈妈做家务
  我们每个同学在介绍自己的妈妈时,都表现得非常自豪,可见你们是非常爱妈妈的。爱妈妈就要付诸行动,老师让你们回家帮妈妈烧开水、洗茶杯、擦地板。你们做了吗?在干这些活时至少需要多长时间?把你们各自的活动记录拿出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并说一说是如何安排这些工作的,怎样安排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工作?(小组交流之后选出代表全班交流。)
  (三)活动三:做实验
  这是预测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天浪费几杯水的小实验。
  1. 先让学生进行猜测,漏掉一杯水用几分?一时漏掉几杯水?
  2.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得出漏掉一杯水用几分(用整分计算)。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在盛满水的纸杯底部用大头针扎一个小孔,把纸杯漏水的部分正对着瓶口,把纸杯坐在瓶子上,并开始记时。注意观察纸杯里的水滴完所用的时间。
  在进行“纸杯滴水”实验的同时进行下面的内容。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一天至少要喝几杯水?”,在练习本上算一算你一个月至少要喝多少杯水?半年呢?一年呢?算过之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然后在全班交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要根据一个月、半年、一年的具体天数而定,不同的月份天数不同,上半年和下半年天数也不同,平年和闰年的天数也不同。)
  我们每个人一年需要这么大的饮水量,可见水对我们是多么重要
出示
  3.反馈“纸杯滴水”实验所用的时间。
  4.让学生独立推算出1时、8时、1天漏掉多少杯水。学生交流推算的结果及方法。如果坏了的水龙头和这个水杯漏水的速度相同,会出现什么情况?通过这个实验你还有什么想法?
  (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今后你将怎样去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教案   数学   小学数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   平年   大头针   纸杯   上册   天数   水龙头   全班   身份证   小组   妈妈   时间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