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能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养成分析、概括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知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物理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实验方案的`设计。

  【难点】

  器材的选用和方案的选择。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

  首先我会让学生思考:我们照镜子时,我和镜子里的“我”有什么区别?

  由于学生自身的经验,学生很快答出:一样。那么我和镜子里的“我”到底有哪些地方相同呢?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决这个问题。

  环节二:建立规律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根据日常生活的感知,介绍与平面镜成像中光的几个术语:

  物:平面镜之外的物体。

  像:平面镜里可以观察到的物体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物和像有什么特点?

  【作出猜想】

  (1)物比像大。

  (2)物与像等大。

  (3)物比像小。

  【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两只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玻璃板,白纸。

  (2)实验方案:

  在桌面上放白纸,纸上竖着放一块平面镜,在玻璃板前点燃一支蜡烛,可看到镜中的像。

  拿未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蜡烛和像完全相同。

  用刻度尺测量像和物的位置关系。

  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多测量几次。

  【记录数据】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为什么在实验中只点燃一支蜡烛?

  答:一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二是便于观察。

  环节四:小结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教案   平面镜   刻度尺   物理   玻璃板   上册   白纸   蜡烛   环节   器材   目标   方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