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习 • 享 受——小议语文教学方法

 

学  习 • 享  受

             ——小议语文教学方法

 

    玉树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勤能补拙”这是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在教育孩子时发出的同一个声音。在我们的眼中,学习过程中只有“勤”“苦”,似乎就没有“乐”可言了,更不用说“享受”了。这从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发展,阻碍了现代教育改革的进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体验。”“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长期的教学实践也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学生学习的特点,寻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兴奋点”,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享受,在享受中学习。

首先,让学生充分享受教师的关爱。

已有不少有识之士指出,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高素质”的第一条应该是乐于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整个身心献给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爱的教育是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们所共有的教育思想。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就必须首先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真情去打动学生,用关爱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我们不是礼节性的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感激之情深深地鞠躬;气温骤降,我们感到寒冷时,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学生生日到时,笑眯眯地递上一张贺卡……从而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享受到教师的爱,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加人性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老师同乐,享受学习的乐趣。如果师生间建立起了感情的良性循环——教师经常这样想:“这么好的学生,我怎么能不把他们教好呢?”学生经常想:“这么好的老师,我怎么能不好好地听他教育呢?”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育就现出了成功的曙光。

其次,让学生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的学习更应重视平时的训练和应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在实践中享受语文,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读比赛、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将学生置身于各种令人兴奋放松的学习环境中,让他们从多方面接触语文,感受语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而且能在各种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充分享受了语文学习的乐趣。

再次,让学生充分享受“活教材”——多元化的课程资源。

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语文教学应该设法运用好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深入挖掘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让学生的感官得到充分的接触和享受。如可让学生充分利用因特网,因特网上有丰富的语文教学信息资源,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教师可充分利用它给学生提供语文学习的最新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利用和设计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的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从而使教学中抽象的东西生动化、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枯燥的说教变成有滋有味的欣赏和享受。同时,教师也可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一些活动,利用本地和学校、社区的各种课程资源,如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博物馆、纪念馆以及自然风光、人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乃至日常生活话题等潜在的语文课程资源,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他们享受到“学有所用”的乐趣。

第四,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享受成功。

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成功是人们所追求的一种高层次的享受,学生的学习也不例外。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合适的自主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课堂已不再是师生构建的一个表象精美的表演课堂,而是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则是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教师要鼓励、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鼓励和帮助学生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途径,要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跟别人不同包括与教师不同的想法,支持学生在现成答案之外探索求“新解”的尝试。这时,教师应该肯定每个学生的成功,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的享受它。试想一下:如果学生每天都可以体验到一次或几次成功的话,他们是不是会更加地自信,是不是会表现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不需要多么隆重的仪式,不需要多么热闹的场面,不需要什么包装精美的奖品,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点头微笑、拍肩膀的动作,一句真诚的话语,在学生看来,这些已是非常珍贵的奖励了。既然我们拥有这么多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方式,就不应该吝啬,要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理解、友善、宽容、亲情与关爱,让孩子们每时每刻都可以感受到来自成功的喜悦,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从而迸发出追求成功的更大热情。

罗素曾经说过:“奇妙的学习不仅能使不愉快的事变得较少不愉快,而且也能使愉快的事变得更愉快。”确实如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片面追求什么模式,而使语文学习“机械化”“公式化”,使学生学得苦,教师教的累,而要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一个人如果有了高飞的冲动,就决不甘于在地上爬”,作为教师,必须激发学生这种学习的“冲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在享受中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教案   语文   语文相关   杂文收录   教学方法   途径   愉快   乐趣   能力   课程   教师   情感   学生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