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分析及复习方略

  离中考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了。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复习方略。有人认为阅读关键在练,于是以铺天盖地的阅读材料为复习重点,搞题海战术。然则收效甚微。我认为现代文阅读复习一定要体现针对性,指导性。即针对考试重点,有目的的进行系统复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体现指导作用。让学生知道所以然,切忌一味做题,讲题,改题。下面我主要从应对方略进行阐述:

从近几年中考结果看,考生阅读得分不高,阅读能力较差。分析失分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平时阅读文章总是匆匆忙忙,大略浏览,不求甚解。答题是不回到原文,整体感知,机械地在某一段落抄选内容。

2.              缺乏解读文章的能力。不能从文章提炼观点,体会不到作者的价值取向,态度倾向,不知抓取关键词,阅读浮于表层,很难深入。

3.              缺乏一定表达能力。主观表达思路模糊,层次凌乱,答非所问。如要点是三方面,部分考生只就其一罗嗦或笼统杂糅。语言表达能力差,组织句子能力欠缺。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症下药,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着手训练:

1.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的关键在“读”,“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要仔细推敲,认真揣摩,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先整体感知,再各个击破。从初二我尝试阅读改革,推行“五步阅读法”,经过实践,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积极作用。可在中考阅读复习时采用。五步阅读包括略读,读题干,精读,答题,整体评价。

如记叙文的基本要素,说明文中说明对象特征,议论文中论点论据论证都应在略读完成;第二步读题干。有的题干要求从整体上抽象把握,有的只要求从内容上说明。这时读清读懂题干就显得尤为重要。读题干要特别关注限定性词语及隐含意义。教师应注意训练学生捕捉题干中的信息点。读题干表面迟延时间,实则是提高了答题效率,节省了时间;第三步精读。在前面的铺垫下开始有效果的精读。此时要读懂读透读化。对某些难理解的词句应反复读。同时结合题干印象,对于题目有关的语段重点读,并在旁做标记,以便答题时迅速找到。另外,多注意中心句,关键词,有特定含义的语句,抒情议论语段,它们是你答题的启示;第四步答题。答题时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及题干要求,不可望文生义,机械解读。语言上切忌大话,空话,套话,废话;第五步整体评价。即做完题后再整体核查一下,看有无疏漏之处。这一步可跳出文段,从另一脚度思考,防止犯一些“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错误。

“五步阅读”旨在培养阅读习惯,纠正部分学生粗读浅答的毛病。模式最好采用当堂集中训练。开始可能觉得麻烦,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有质的飞跃。

2.              针对考核要点,专项训练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训练应覆盖“整体感知,理解文中词句,概括段意中心,把握表达方式和写作特点,领会作者观点态度感情,就文章内容及写法提出见解,初步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形象,赏析优美文段。”

“整体感知”是阅读能力考查重点,重点考查从整体上理解文章,感受情感倾向,记叙文应侧重体裁,线索,要素训练;说明文侧重说明对象,说明方法,结构训练;议论文侧重三要素训练。

 “语句理解”重点在文中含义的解释说明,结合语境,上下文答题。要训练学生分析关键语句在前后连贯,承上启下方面作用的能力。

“概括段落大意中心”。要善于提炼有价值的信息点,语言应简练准确,对中心概括要深入揭示内容,不可就事论事,浮于表面。

“表达方式和协作特点”要注意在不同文体里表达方式不是唯一,有时会综合运用。写作特点侧重训练语言特色,结构特点,表达技巧的概括。

“领会作者态度观点情感”。议论性文字中观点就是中心论点或分论点。记叙文中观点多是文中议论部分体现的倾向。作者态度是他的情感趋向,表现为好憎,肯定与否定等形式。把握作者情感应注意抒情文字,它往往是作者情感强烈直接的表达方式。当然有些文章的情感表现比较含蓄,深沉,这就需要你准确识别不同的情感类型和程度了。

“表达见解”针对内容有中心,议论的方法,说明对象的特征,记叙的评论,感想等。针对写法有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思路,语言修辞。此类题开放性很大,答题思路可灵活多样。针对内容的要有独到见解,且言之有理有据。针对写法的有具备一定鉴赏评价能力。

“赏析作品,感受形象”即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题型有语言赏析,手法理解。体会文章内容,欣赏文段美之所在等。初中生的欣赏能力较弱,教师应有意培养。可从课内引导至课外。

在平时阅读复习中如能有意强化基本的阅读能力,学生就有信心应对各种材料的阅读了。

3.              集中文体阅读训练

按文体特点复习阅读,是在上述基础上进行的。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阅读,小小说进行,侧重散文和说明问阅读练习。

4.              加大课外阅读量,注重积累。关注社会热点。不可“两耳不闻窗外事”,要知丰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是语文。

以上几点复习备考措施是我教学中的点滴总结,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商榷,使之更趋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教案   语文   语文相关   杂文收录   记叙文   方略   文中   议论   中考   观点   重点   现代文   能力   语言   情感   作者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