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标题: 

 学校:坪山中学  姓名:李耿丹   类别:教学论文

 摘要: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忽略了情境的创设,特别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更被认为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其实,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学生们,在接触一篇陌生的文章或一个新的知识点时,都需要循序渐进来达到认知的目的。而在这中间可能会遇到诸如无法切入文章、存在疑点难点等阅读障碍,此时,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创设情境往往能产生奇效,获得意料之外的教学效果。本文尝试从多个角度,结合实际例子来阐述情境创设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意在抛砖引玉,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关键词:情境创设   情境导入      情境牵动     情境回味

正文: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创设情境,往往能使语文课堂气氛显得活跃,学生思维之门为之洞开,对课文的理解更为深入;同时也使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得更为紧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想从情境导入  、情境牵动、情境回味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  情境导入  ------打开课文的金钥匙!

      教师在教学一篇新课文时,用情境导入  法往往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课文,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我在教《木兰诗》时,考虑到这是一首古代的叙事长诗,若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恐怕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课堂教学也将是一潭死水,肯定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于是,我在课前精心设计了这么一个导语 :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看过美国人拍摄的动画片《花木兰》,这个故事来源于我国古代的一个传奇故事,美国的这个片对原著有所改动,大家想不想看看这个故事的原型呢?由于当时《花木兰》正宣传得火热,于是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提起来了,大家全都瞪大眼睛等着我的下一步行动,此时我先把预先准备的《花木兰》剪接片段放给学生看,学生都看得非常认真,由于学生一心想知道改编的大片与原著的区别,因而整个授课过程中学生显得异常活跃,课堂的效率特别高!所以我认为,要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课文,情境的导入  是名副其实的一把“金钥匙”!

      二   情境牵动------解开课堂死结。

      我在教学《童趣》这一课时,由于课文的时代背景与现时相隔甚远,有些学生难以理解作者笔下的“趣”之所在。于是,我引导他们回想儿时有哪些有趣的游戏,大家踊跃发言,气氛热烈。此时我抓住时机加以点拨:你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觉得最有趣的地方在哪里呢?学生又纷纷发言,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事情最有趣、最吸引人的地方,往往不在本身,而是我们由此产生的美妙联想与想象。此时我就问他们:那么作者所领略的“趣”是在事物本身还是物外呢?学生马上就掌握了本文的童趣所在,还有学生把统领全文的“物外之趣”四个字也给找了出来,课堂又重新焕发了活力。我的看法是,当语文课堂教学陷入困境时,情境牵动法不失为打开死结的一把“利器”。

三    情境回味-------让语文教学“余味无穷”!

教师在教完一课后,往往就把它丢在一旁,不再过问。于是学生在进入新课文后,也随即就把旧课文该淡忘了,教学效果达不到巩固的目的。如若教者能适当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再度回味一番课文,一定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完《春》后,就给学生布置了两个任务:任务一,本文是描写春景的,你能否借鉴本文的写法,写一篇描写其他季节的景物的美文呢?届时我们将把其中的佳作展示出来。任务二,这篇散文非常适合朗诵,谁能用美妙的声音,带我们重新领略一番春景之美呢?我们可以为此举行一次班级朗诵比赛,让同学们来各展风采。学生热情高涨,踊跃报名。而《春》这篇文章也被他们牢牢地记在了脑子里。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创设情境,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其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2004-11-10

 

参考文献: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教案   语文   语文相关   杂文收录   情境   花木兰   春景   目的   死结   课堂教学   课文   本文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